史上最全最实用的喂奶姿势教程,哺乳期的妈

母乳喂养是妈妈们的天职,没有哪个妈妈天生就会喂养,妈妈有必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掌握各种母乳喂养技巧。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哺乳姿势,正在母乳喂养的妈妈一定要看完。

正确哺乳姿势的重要性

正确的姿势可以帮助妈妈和宝宝更快地进入最佳哺乳状态。有了正确的哺乳姿势,才有了完美的哺乳开端。由于不同的妈妈喜欢的喂奶姿势会不一样,因此并不是要求每一次哺乳都必须按照某种标准姿势。在每一次哺乳中,宝妈和宝宝都可以尝试各种各样的姿势,直到建立完美和谐的哺乳关系为止。

正确的哺乳姿势可以让宝宝有效地吸吮乳头,以促进射乳反射和泌乳素的分泌,同时能让宝宝很快适应和习惯妈妈的乳头。正确舒适的体位和宝宝正确的衔乳姿势,还能够增强新妈妈哺乳的信心,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使得乳汁更加充沛。

母乳喂养姿势不对有哪些危害?

产科专家指出,正确的喂养姿势是宝宝和妈妈都感觉舒服的姿势,如果喂养姿势不正确,对宝宝来说“吃饭很难受”,还可能引起中耳炎、口腔疾病等。而对于妈妈来说,不正确的喂养姿势,妈妈很快就会感觉腰酸背痛。这些均不利于母乳喂养的坚持。

母乳喂养姿势不正确带来的六种危害

1、宝宝吃奶费劲

妈妈喂奶姿势不当,宝宝的小嘴虽然咬住乳头,却没有咬住乳晕周围,难以挤压乳头,吸吮乳汁,就会出现吃奶费劲,哭闹现象。

2、呛奶

婴幼儿的食管呈漏斗状,黏膜纤弱、腺体缺乏、弹力组织及肌层尚不发达,食管下段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控制能力差,如果妈妈采取不当的姿势来给宝宝喂奶,很容易造成奶水滞留在胃里,加上宝宝没有含紧乳头,吃奶时空气容易与奶汁一起吸入胃部,这样在打嗝或晃动身体时很容易出现呛奶。这是胃食管反流的一种表现,若是呛奶过多时极易造成窒息,应引起高度警惕。

3、伤害牙齿

妈妈躺着给宝宝喂奶时,几乎所有的门乳牙都要浸泡在奶液里。如果宝宝吃着奶睡着了,那残留在口腔内的奶液易腐败产酸,进而腐蚀宝宝的牙齿。时间一长,牙齿容易脱钙、牙冠一块块“掉渣儿”。当口内唾液与细菌对残存的乳液分解后,产生一层附着在牙齿表面上的酸性物质和牙菌斑就会腐蚀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龋齿。严重的话还可能发生牙髓炎、牙周脓肿等并发症,还可能会危害恒牙的发育和全身健康。

4、面部变丑

正确的母乳喂养给宝宝的上下牙骨带来一定的功能性刺激,促进上下牙骨的正常发育。如果妈妈的喂养姿势不对,婴儿吮吸运动会对牙骨的生长发育起到不正常的引导作用。例如长期躺着喂奶,婴儿下颌过度向前伸,很可能会让婴儿的下巴向前过度发育,发展成为下颌前突的畸形,俗称“地包天”。

5、耳道疾患

由于宝宝耳的发育尚未完善,咽鼓管较短,且位置低而平直,其生理峡部又未形成,故管腔相对宽大。加上咽鼓管肌肉收缩力较弱,在鼻咽部开口较低,致使鼻咽部的液体容易流入中耳。如果妈妈喂奶姿势不当,奶水过多,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发生呛咳,使乳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影响听力发育。

6、妈妈腰酸背痛

妈妈在哺乳期间,尤其是在坐月子时,由于身体内部内分泌激素的变化,常使肌肉、肌腱的弹性和力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关节囊和关节附近的韧带也会出现张力下降,因而导致关节松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哺乳姿势不正确,老是长时间用一种姿势来给宝宝喂奶,固定不变的姿势变得僵硬,就容易加重本来已经薄弱的关节、肌腱、韧带的负担而出现上身,颈、肩、腰酸痛等症状。

总之,错误的哺乳姿势可能会对乳房刺激不够而导致母乳不足,容易造成乳头皲裂、乳头起水泡或造成妈妈不必要的疲劳和腰肌损伤,严重时伤害宝宝的健康甚至造成宝宝窒息,威胁宝宝的生命。

母乳喂养注意要点

在摆姿势喂奶之前,妈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舒服的喂奶姿势很重要,喂奶时要有好的支撑。

单次哺乳常常会要花大约15~30分钟左右的时间,当然也有比这时间更短或更长的。那么如果不是舒服的姿势,势必坚持不了那么久,喂完奶就会觉得累。

哺乳枕、垫子、枕头、毛巾卷或是踏脚凳等等都可以用起来,把自己和宝宝都支撑地舒舒服服的。如果你喂完奶以后,觉得腰酸背痛脖子痛,那么你一定要检查一下到底是哪里没把自己支撑舒服,下次喂奶的时候支撑好。不少妈妈的月子病就是喂奶姿势不正确给累出来的。

2、妈妈和宝宝的距离要贴近。

贴得近除了摆姿势的时候要注意以外,做好支撑也是很重要的。随着喂奶时间到了后面以及宝宝日渐增长的体重,势必会加重妈妈手臂的负担,影响妈妈和宝宝距离的贴近。

贴得近,含乳就能含得深,乳头就可以避免受到拉扯。距离远了,宝宝吃不到乳房,就会拉扯乳头,容易造成乳头受伤。

喂奶五部曲

一、寻找支撑

要点:放松、有力支撑、舒适

妈妈应完全放松,以舒服的姿势坐着或躺着,可用抱枕或被子支撑自己,以避免疲劳和肌肉紧张。

如果妈妈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背部紧靠椅背,可单脚或双脚踩在小凳上,哺乳侧怀抱婴儿的胳膊下可垫一个靠垫。

二、抱宝宝

要点:胸贴胸、腹贴腹、下颌贴乳房

1、宝宝贴近妈妈,脸面对妈妈乳房,鼻子正对着乳头。

宝宝扭着脖子吃奶会很不舒服,鼻子对着乳头,宝宝更容易通过觅食反射找到乳头,含乳后下颌自然会贴乳房,头微扬,既避免乳房压住宝宝鼻子,也使宝宝吞咽顺畅。

2、宝宝的头、脖子与身体成一条直线,宝宝胸腹紧贴着妈妈胸腹。

不管妈妈采用哪种哺乳姿势,宝宝都应该始终面朝向妈妈,耳肩髋三点一线,脖颈和屁股承托好,胸腹紧贴妈妈胸腹,用支撑物垫好宝宝,使宝宝嘴巴位于妈妈乳头下方,略微仰头才能够到乳头。

3、新生儿需要妈妈托着头、肩膀及臀部。

妈妈自己有了有力的支撑,一定不能忘记也给新生宝宝有力的支撑,这也是妈妈和宝宝间亲密关系的一部分。

三、托乳房

要点:支撑乳房,避开乳晕

正确托住乳房是宝宝正确含乳,轻松含乳的重要保障。

妈妈手掌微握,拇指张开,食指和其他手指合拢并排贴在乳房下的胸壁上,食指托乳房的根部,拇指轻轻地放在乳房的上方,使乳房成圆锥样向前挺,注意妈妈的手不可以离乳头太近,以免妨碍宝宝含乳。宝宝含乳成功后,就可以不用再托乳房啦。

四、正确含乳

要点:宝宝嘴尽量张大

1、妈妈托起乳房,拇指在上,其它手指在下,注意手指避开乳晕位置。

2、用乳头轻触宝宝的嘴唇,刺激宝宝的觅食反射。

3、在宝宝张大嘴的瞬间(宝宝大声哭也是很好的时机),拉近宝宝靠近乳房(注意不是移动妈妈的身体),将乳头及部分乳晕送入宝宝的口中。

每个妈妈乳头和乳晕的大小差异极大,妈妈们尽可以不必纠结于宝宝是否含住了大部分乳晕,只要宝宝不是只含住乳头,嘴巴尽量张大就可以啦。

宝宝的下颌贴在乳房上,鼻子自然离开乳房。吸吮时宝宝会面颊鼓起,嘴唇外翻,能看见吞咽动作或听到吞咽声,表明含乳姿势正确,吸吮有效。

刚出生的宝宝吃奶没有吞咽声属正常情况,因宝宝的胃容量还很小,妈妈的产奶量是与宝宝的需求相匹配的。

五、正确离乳

要点:不可强拉

轻压宝宝的下颌,使宝宝的嘴巴张大,温柔地终止哺乳。或将手指伸入宝宝一侧嘴角以解除口腔闭合状态,帮助宝宝停止吸吮。

如果喂奶时含乳没含好,如何撤出乳头不疼痛?

只要宝宝含乳让妈妈感觉乳头疼痛,马上用一根干净的指头插进宝宝嘴角,消除宝宝口腔内的负压,干净利落地取出乳头中断吸吮,重新尝试含乳。

妈妈也可以用手指轻压宝宝嘴角处的乳晕,空气流入宝宝口腔,乳头迅速被安全带出。

常见的四种喂奶姿势

很多妈妈除了摇篮式抱喂和侧躺喂以外,不知道还有别的哺乳姿势可以用。特别是对于那些经常堵奶的妈妈,除了要勤喂以外,建议要多换不同的哺乳姿势,来让宝宝对乳房全方位吸通。

哺乳是越喂越熟练,越喂越自然。尽管刚开始练习不同哺乳姿势的时候,可能会感觉比较别扭,但是多尝试几次以后,你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几种姿势了。

最常见的四种哺乳姿势: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和侧卧式。

无论采用哪种姿势,都要让宝宝的头和身体成一条直线,使宝宝的身体贴近妈妈,并让宝宝的头和颈得到支撑。

一、摇篮式(又称搂抱式,适合顺产的妈妈)

摇篮式是最传统的哺乳姿势。妈妈用喂奶那侧的手臂内侧托起宝宝的头部和屁股,像摇篮一样把宝宝圈在怀里。

妈妈可以站着或坐着喂奶,几乎所有的妈妈都可以用这种姿势。这种姿势对缓解乳房内侧的奶结有帮助。但是如果你没有任何支撑,全靠手臂支撑来进行摇篮式哺乳的话,会比较累。如果在宝宝身下垫一个垫子,哺乳起来会更轻松。

摇篮式哺乳举例

妈妈采取舒适的坐位,宝宝的头部倚靠在妈妈右侧上肢胳膊的臂弯处,右手掌搂住宝宝的腰臀或大腿上部。宝宝左侧肢体夹在妈妈臂下大约平腰部,宝宝腹部与妈妈腹部相贴。

如果需要,妈妈可以用左手来挤出母乳,或者用来支撑右胳膊,或者帮妈妈保持舒服的姿势来拿水、读书或观看电视。

二、交叉摇篮式(适合早产儿、体重较轻的宝宝)

 

交叉摇篮式与传统的摇篮式有所区别,如果宝妈不注意可能看不出这两个姿势的区别。交叉摇篮式就是当宝宝吮吸妈妈乳房时,躺在妈妈未喂奶那侧的胳膊上。此时妈妈未喂奶那侧的手扶住宝宝的脖子,轻轻地托住宝宝,喂奶那侧的手可以自由活动,帮助宝宝吃奶。

  

很多妈妈都很喜欢这种姿势,因为可以空出一只手来忙活别的,也因为宝宝没有被紧紧地抱住,所以宝宝也有了一定的活动空间,这对于哺乳也是大有好处的。

交叉摇篮式哺乳举例

妈妈采取舒适的坐位,宝宝头下垫上东西,妈妈右手从下面握住宝宝的头枕部,手腕放在宝宝两肩胛之间,拇指和其余四指张开分别放在宝宝头部两侧的耳后,此时妈妈可以用左手托起乳房喂奶。

交叉搂抱式有助于宝宝含住乳头,适用于吸吮困难的宝宝或出生时体重较轻的宝宝。当宝宝顺利喝上母乳后,就可以转换成其他常用姿势。

三、橄榄球式(又称环抱式,适合剖腹产的妈妈、双胞胎宝宝、体重较轻的宝宝)

橄榄球式哺乳特别适合剖宫产的妈妈,可以避免宝宝压迫在妈妈腹部手术切口。橄榄球式有助于妈妈控制宝宝的头部,适合于乳房较大或乳头内陷或扁平的妈妈,宝宝太小或是喂双胞胎的妈妈也很适合。

就像在腋下夹一个橄榄球那样,用手臂夹着宝宝的双腿放在身体侧腋下,宝宝上身呈半坐卧位姿势正对妈妈胸前,用枕头适当垫高宝宝,手掌托住宝宝的头,另一只手指张开呈“八字形”贴在乳头、乳晕上。

如果宝宝腿太长,也可以帮宝宝屈膝躺下,或者把宝宝的脚翘到妈妈身上,妈妈用吃奶那侧的手托住宝宝的头,未吃奶那侧的手托住自己的乳房。

  

如果选择这种姿势喂奶,宝妈应当试试看能不能撑住宝宝,也要调整好宝宝和枕头以及与宝妈胳膊之间的距离,避免宝宝从宝妈手上滑脱。

这是一个有利于宝宝张大嘴巴,正确含乳的姿势。这种姿势对缓解乳房外侧的奶结有帮助。如果宝妈本身不喜欢这种姿势也不必勉强,怎样舒服就怎样哺乳是最正确的。

橄榄球式哺乳举例

妈妈采取舒适的坐位,用枕头适当垫高宝宝使其与乳头水平,右手臂支撑宝宝的头部和身体,右手掌托于宝宝头枕部,宝宝上身成半坐卧位姿势正对妈妈胸前,双腿向后夹于右侧腋下。

四、侧卧式(适合剖腹产妈妈、产后虚弱的妈妈、坐着不舒服的妈妈)

妈妈身体侧卧,头下垫枕头。宝宝侧身与妈妈正面相对,妈妈和宝宝腹部相贴,宝宝嘴巴与妈妈乳头处在同一平面。

可以在妈妈的后腰和双腿间垫上垫子,而宝宝的后背则可以用毛巾卷成卷垫在后面,以支撑两人面对面紧贴的姿势。(注意:宝宝背后的毛巾卷高度不要高于肩膀,不可限制宝宝头部的自由转动)。

侧躺式换边的时候,妈妈只需要多侧身过来一点就可以。但是建议先喂侧躺时靠下侧的乳房,再换边喂上侧的乳房,这样能尽可能避免压迫充盈的乳房而导致堵奶的风险。

这个姿势适合剖腹产的妈妈,也适合顺产侧切或者胸部较大的妈妈,这种姿势不会过多地打扰到宝宝,晚上或者宝宝睡觉时也可以喂奶。躺着的时候你需要稍稍地收腹挺胸,在哺乳的同时妈妈也得到了休息。

使用这种姿势一定要有其他人在旁边看护宝宝,尤其月子里的宝宝口鼻间隙小,自我保护能力差,有被乳房堵住口鼻导致窒息的危险。妈妈夜间采用卧姿喂奶导致宝宝窒息的悲剧时有发生,必须引起妈妈们的高度重视。

侧卧式哺乳举例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躺下,妈妈侧卧面向宝宝,如果你躺在他的右边,那么就用你的右胳膊撑住自己面向宝宝,另一只手扶住宝宝,帮助宝宝吃奶。

  

哺乳姿势大盘点,你试过哪些?

除了摇篮式、交叉摇篮式、橄榄球式、侧卧式这四种姿势,我们来盘点一下各种哺乳姿势,有兴趣变换哺乳姿势的妈妈可以参考一下。

半躺式哺乳

半躺式哺乳适合宝宝一出生做肌肤接触后,自主寻乳含上。尤其推荐给刚出生的宝宝,因为这是支持宝宝自主含乳,最自然最本能的一种姿势。常常有妈妈担心刚出生的宝宝这样趴着吃奶,会不会压着鼻子影响呼吸。实际上宝宝是靠在妈妈胸口,虽然身体是趴着的,但脸稍侧着吃奶。

平躺式哺乳

最适合刚做完剖宫产手术的妈妈。因为剖宫产后,往往要求妈妈要采取平躺的姿势,妈妈们常常会苦恼找不到合适的哺乳姿势,怕牵扯到伤口或者压到伤口。这种妈妈平躺的姿势,宝宝是从侧面趴在妈妈胸口,头稍侧着吃奶。

69式哺乳

当妈妈对于乳房上侧的奶结无可奈何的时候,不妨可以试试这种姿势。妈妈侧身躺着,而宝宝以相对于妈妈,头下脚上的姿势,靠在妈妈胸口吃奶。妈妈的头最好也还是要枕着枕头或哺乳枕,尽量不要单以手撑着会累。

俯卧式哺乳

这种姿势利用了地心引力,可以帮助乳汁的顺利流出。同时宝宝还可以以妈妈的乳房为轴心,自由地调整不同的方向去吸吮乳房(哪儿有肿块,吸吮时宝宝的下巴就对着哪儿),这对于避免和改善堵奶情况是非常有帮助的。

但这毕竟算不上是一种常规的哺乳姿势,是有点累的,所以特别推荐妈妈们堵奶时,时不时采取这种哺乳方式调节下。当然了,这种姿势也可以健身,对腹部和手臂的肌肉都有锻炼塑形的作用。健身哺乳两不误,窈窕身姿喂出来!

直立坐式哺乳

这种姿势通常是宝宝稍微大一点了以后会这么吃。对于妈妈来说也算颇为轻松,因为只是坐在腿上,不必用手抱起来。

等宝宝会坐会站会走以后,采取什么样的哺乳姿势,就通常是由他自己来做主了。他或者是坐着吃,或者是躺着吃,或者是站着吃……其实哺乳姿势无限种,不过是紧贴着绕着乳房为轴心罢了。并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舒服就行。

背巾式哺乳

背巾作为亲密育儿的神器,对于哺乳的贡献也不小。很明显的,使用背巾背着宝宝哺乳,妈妈的手臂承受的负担就会小很多。双手也可以腾出来自由一阵子。吃完撒嘴继续睡,贴着妈妈肯定很安稳。

双胞胎哺乳姿势

双胞胎的妈妈不但怀孕的时候倍添辛苦外,哺乳期的时候工作量也比单胎的妈妈辛苦许多,一个刚喂完,另一个又要喂了。

能同时喂两个宝宝的话,就像双边吸奶器总是比单边吸奶器的效率更高一样,不但奶量刺激得更多,还能节省大把的时间出来。同样的时间,干了双倍事情。

给双胞胎的妈妈们介绍三种可以同时给两个宝贝喂奶的姿势:

1、双胞胎橄榄球式哺乳

这是普通橄榄球式的升级版,一边一个。哺乳枕在喂双胞胎的时候就不适用于C形放置了,还是U形放置吧,这样两侧的手臂都可以得到支撑。妈妈的后腰再垫个别的垫子来支撑舒服。

2、双胞胎混合式哺乳

这个姿势一侧是摇篮式,另一侧是橄榄球式。

3、双胞胎摇篮式哺乳

这个姿势两侧都是摇篮式。

常见喂奶问题

1、出奶速度过快怎么办?

如果乳汁流出速度很快(宝宝吞咽频率非常高),就应当控制乳汁的流速,可以用剪刀式姿势(食指和中指成剪刀状)阻碍部分乳管的流速,但要注意随时改变手指的位置。

2、宝宝只含住乳头怎么办?

宝宝只含住乳头,未含住乳晕,常会导致乳头皲裂或乳头起水泡。

只要宝宝含乳让妈妈感觉乳头疼痛,马上用一根干净的指头插进宝宝嘴角,消除宝宝口腔内的负压,干净利落地取出乳头中断吸吮,重新尝试含乳。

妈妈也可以用手指轻压宝宝嘴角处的乳晕,空气流入宝宝口腔,乳头迅速被安全带出。

3、乳头扁平或凹陷宝宝无法含住乳头怎么办?

如果乳头扁平或凹陷,容易导致宝宝无法含接乳头,可以使用乳头矫正器,或由专业催乳师矫正。

4、乳头皲裂了怎么办?

新手妈妈的乳头皮肤比较娇嫩,承受不了宝贝吸吮时的刺激,特别是奶水不足或乳头短小、内陷,又或者是宝贝在含接乳头时姿势不正确,没有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而又用力长时间吸咬乳头,就容易造成乳头皲裂。

预防乳头皲裂,建议喂奶前后,先挤掉一些乳汁涂在乳头上,保持乳头湿润再开始喂奶,这样也利于宝宝含接乳头,喂完奶涂点乳汁在乳头上也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一旦出现乳头皲裂,可以买点“羊脂膏”,对乳头皲裂的效果挺好的。

5、哪种喂奶方式最好?

妈妈和宝宝的姿势会影响哺乳的质量。若姿势正确,乳汁则会很顺利地流到宝宝的口中,而且宝宝也不会拉扯乳头或给新妈妈带来其他的不适感。新妈妈们想要哺乳得好就要掌握正确的哺乳姿势。最好的喂奶方式是坐着喂,因为坐着喂奶,乳腺是向下的,更容易出奶,此外,还有橄榄球式、侧卧式、半躺式等喂奶方法,妈妈选择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姿势就可以了。

6、奶水突然变少或者奶水长期不足怎么追奶?

追奶之前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奶水不足,想要了解奶水不足的原因,请看这篇:奶水不足的“七宗罪”,你正遭受哪一种?

如果是乳腺不通导致的奶水不足,一般建议从饮食方面来调理,首先不要吃大荤大油,适当吃些有利于通乳的食物,比如豌豆、茭白、丝瓜等,很多宝妈通过饮食效果不明显,建议购买药食同源的通乳产品比如拘速通,或者寻找专业的催乳师疏通乳腺。

如果是气血不足导致的奶水不足,也可以通过饮食来调理,多吃补气血的食物,如:红肉类、黑芝麻、红糖、红枣、动物肝脏、动物血等,适当补充汤水,如鲫鱼汤、鸡汤、猪蹄汤等。也可以选择购买专业的药食同源中医食疗催乳产品比如哺泉。

其它因素引起的奶水不足,请看这篇:做好这10点何愁奶水不足?

有关哺乳枕

哺乳枕不是必需品,但是拥有一个好的哺乳枕绝对能为妈妈喂奶省不少力气,跟枕头垫子比起来,效果要更好。

哺乳枕是为了让宝妈更舒服地哺乳,也可以保护宝宝不从手上滑脱,因为很多枕头都有支撑宝宝的功能。

不过妈妈要记得,这个枕头就是帮助喂奶的,不要对这枕头奢望太多,它只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哺乳,并没有商家宣传的那么强大的功能,因此,买哺乳枕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喂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弄清楚了原则,实践起来就会容易很多。今天的内容满满都是干货,相信宝妈看完后,一定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喂奶姿势。

如果您在哺乳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欢迎咨询母乳喂养-王老师,

推荐阅读

值得收藏的母乳喂养知识

引起奶水不足的七种原因

奶水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10种解决奶水不足的方法

如何快速增加奶水

奶水不足宝宝不吃奶粉

乳汁淤积怎么办

涨奶乳房肿胀

产后气血不足怎么办

中药催乳偏方

十大催乳产品

素食催乳食物

最全宝宝辅食攻略

宝宝辅食食谱及制作方法

辅食到底该如何添加

催乳按摩手法

中药补气血方子

补气血食谱

母乳喂养常识

脾胃虚弱气血不足

乳头上出现小白点

宝宝厌奶怎么办

按时喂养还是按需喂养

哺乳期老是漏奶怎么办

奶水少还堵奶

堵奶怎么办

乳房胀痛有硬块怎么办

产后吃什么奶水多

如何实现纯母乳喂养

妈妈必看的50条育儿经验

0-12月宝宝育儿指南

母婴护理干货知识

0-1岁宝宝身高体重参考标准

母乳怎么存储

催奶又减肥的月子食谱

产后怎么吃即补身体又增加奶水

怎样保证奶水持续充足

50条追奶干货知识

赞赏

长按







































北京最佳白癜风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yf/77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