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吉林市民郭先生与朋友在饭店吃了鸭头。
“当时也没注意,等吃完饭后觉得嗓子里卡东西了,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我平时经常看报纸,很多新闻报道过食道卡住异物、穿孔感染的病例,非常凶险。”郭先生说,医院取出来。20时许,他来到医院消化中心挂了急诊。医护人员给他做了CT,发现鸭骨两端已刺入食管壁,不取出的话,一旦造成食管穿孔和大血管出血,极易造成胸腔感染和休克,有生命危险。
横插在食道内的片状鸭头骨。“吃鱼卡刺的现象常见,吃鸭头被鸭头骨卡住的情况并不多见。”消化中心主任王宏光立即向医疗总值班汇报,副主任王曼彤、谢延侠、刘时助、郭享,护士长郭庆梅等医院,组织耳鼻喉——头颈外科、胸外科、CT科、急诊科、医疗总值班等多学科会诊讨论,做好应急预案,本着让病人风险最低、费用最低、治疗效果最好为前提,在最短时间内解除病人痛苦为准则,由医术精湛的内镜超级微创医生张继伟负责取鸭骨头,胸外科备好手术台,以防万一。
消化中心主任王宏光(右二)、医生张继伟(右一)在研究取出鸭头骨方案。由于患者郭先生吃得饱饱的,胃里的食物多,危险性强。多学科专家反复衡量利弊:不能麻醉,否则食物就会反流,容易窒息;不取的话,病人非常痛苦,骨头卡在食管里,随时会穿孔,胸腔感染,大出血。
王宏光表示,经急诊内镜超级微创顺利取出,对患者伤害小,但手术操作要求精准,稍有不慎,鸭骨头可能划破胸部大动脉,导致生命危险。如果开胸探查取出,对患者伤害较大,手术费用昂贵,病人恢复也慢还痛苦。
当天22时许,医护人员制定好手术方案,几分钟内将鸭头骨顺利取出。患者郭先生也不难受了,对医护人员竖起大拇哥。
取出的三角形片状鸭头骨。6月21日,张继伟医生又为郭先生进行了复查,食管和胃腔未见出血穿孔,病人状态也很好。医院听说郭先生一直奋战在乡村战“疫”一线,对其给予了适当优惠。
医院消化中心提醒大家,平时进食鱼、鸡、鸭、鹅、大枣时一定多加注意,保证进食安全。
来源:江城晚报记者李春红THEEND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要做到:
防疫情,复生产
两不误,两手促
境外来,需隔离
防输入,须警惕
戴口罩,分场合
一米线,少聚集
分餐制,常消毒
多运动,保健康
讲卫生,除陋习
勤洗手,勤通风
重科学,听官宣
群防控,战疫情
促攻坚,双胜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