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酸反流烧心,防治胃食管反流病有哪些

导读:胃食管反流病简单来说就是胃里的酸性液体反流到了食管,若不及时控制,食管、咽喉、牙齿、肺等器官都可能受到牵连,还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哮喘等。

来源:中山一院

专家:曾志荣(医院)

近六成人从未听说GERD

网上调查报告显示,七成以上的被访者表示其生活质量受到胃泛酸、烧心等GERD症状影响。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六成被访者从未听说过GERD,并且在明显具有该疾病症状的人群中,主动就医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些症状还经常被误认为是普通胃病、心脏疾病等。

“许多上班族都曾感到胃部不适,通常都自己找些胃药对付,医院详细检查。”医院消化科曾志荣教授表示。

胃食管反流病人以白领居多

“医院接诊GERD病人的情况来看,以白领居多。”曾志荣介绍,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白领的健康意识较强,发现不适会主动就诊,另一方面由于工作压力大、三餐不定时等原因,GERD发病率在上班族中也确有增高之势。

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因素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发生GERD症状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随着每日吸烟量的增加,发生GERD的风险也在同步增大;饮酒也是如此,天天饮酒的人相比每周只饮一次酒的人,发生GERD的风险增加一倍。

除此以外,GERD症状也可能是由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引起,包括口服避孕药、硝酸盐类药物、镇静剂、钙离子拮抗剂等。肥胖超重者、妊娠期的妇女也是GERD的高危人群。

发病机理:“闸门”失守多器官受牵连

GERD是指由于胃内容物反流而引起的不适症状或并发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胃里的酸性液体反流到食管,引起食管黏膜的病变。

GERD的特征就是胃酸有规律地从胃反流入食管,常常表现为食管炎。曾志荣指出,在某些病例中,若不及时控制食管炎症,食管、咽喉、牙齿、肺等器官都可能受到牵连,还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食管狭窄、溃疡、出血、Barrett食管(严重的食管损伤,可能与食管癌有关),还有喉炎、哮喘等。

四大问题自我初筛GERD

烧心、泛酸、反食是GERD病人最常见的症状。曾志荣谈道,这种由胃或下胸部向颈部延伸的灼热感,还有酸或食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的感觉,就是GERD的典型表现。

曾志荣提醒,“一旦发现自己有吞咽困难、吞咽痛、呼吸困难、体重减轻这些报警症状时,就要及时去做胃镜检查。”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与内镜下的表现不具有相关性,也就是说,症状轻的患者也可能有严重的食管炎,如果不及时检查确诊进行治疗,引起诸多并发症的可能性更大。

曾志荣谈道,我们可以通过回答下面医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进行自我初筛,如果对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的话,那么就有85%的可能是患有GERD。

是否常有起源于胸骨后向上传导的不适?

这种不适是否常伴有胸骨后的灼热感?

抗酸剂能缓解你的症状吗?

过去一周是否有四天上述症状发作?

防治胃食管反流病小贴士

“临床针对GERD主要采用抑酸治疗,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降低胃腔的酸度来达到治疗目的。“曾志荣还特别指出,GERD是慢性病,不可以看见症状缓解就自行停药,中重度患者经常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

对于已确诊的GERD患者,平时需要在生活细节上予以特别注意:

1.抬高床头,仰卧时保持头高位,这是物理抗反流。

2.避免餐后立即卧床和睡前进食。

3.戒烟戒酒,减少脂肪摄入,控制食用巧克力、辣椒、咖啡、洋葱、大蒜等。

4.餐后三小时避免弯腰、端重物,以免增加腹压诱发反流。

5.肥胖者减轻体重,避免穿紧身衣服,由于肥胖使腹内压力增加,可诱发或加重反流。

6.治疗咳嗽、便秘,减少因腹压增加而诱发反流。

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对GERD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是建立和培养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这包括:

1.定时定量进食,清淡饮食,达到和维持一个理想体重。

2.减少进食量,饱食易出现食管下部括约肌一下子松弛。进食应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晚餐不宜饱食,睡前2小时不宜进食。

3.减少脂肪摄入,脂肪可延缓胃排空,刺激胆囊收缩与分泌,降低食管括约肌压力。烹调以煮、炖、烩为主,少用油煎炸。

4.增加蛋白质摄入,刺激胃泌素分泌,使食管括约肌压力增加。

因此在食物中可适当增加蛋白质,例如瘦肉、牛奶、豆制品、鸡蛋清等。

5.少烟酒。饮食宜少刺激性,少吃巧克力,少喝鲜柠檬汁等酸性饮料。烹调少用香辛料,如辣椒、咖喱、胡椒粉、蒜、薄荷等。

声明:

部分图文来源于互联网及公众平台,内容仅供学习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戳这儿,把健康带回家!

赞赏

长按







































寒假中科白癜风帮扶
专业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hl/8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