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01期(总第56期)
随着电子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悄然改变,由于长期久坐又缺乏运动,颈椎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那么,何为颈椎病?其危险因素有哪些?又该怎样防治?本篇将为您一一解读。
颈椎位于头部与胸部之间,其体积小、灵活性大、活动频率高,如长期负担过重,易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从而引起颈椎病。
一、什么是颈椎病?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由颈椎、椎间盘等退行性病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如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骨刺形成,韧带肥厚和椎管狭窄),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或颈部交感神经等,而引起各种症状和体征的综合症候群。
颈椎病分为多种类型,可表现为不同症状和体征:
1.颈型
影像学检查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表现为头、颈、肩局部疼痛和颈部活动障碍,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颈型颈椎病阶段被认为是颈椎病的最初阶段,是治疗的有利时机。该类型的提出,对于颈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2.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或骨质增生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上肢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常表现为一侧上肢感觉麻木或运动障碍。
3.脊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或者其它原因造成颈椎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麻木、发冷、疼痛,行走不稳如踩棉花状,步态笨拙等。
4.椎动脉型
钩椎关节退行性病变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常伴有眩晕、恶心、头痛或颈部跳痛等症状。中老年患者常因头颈部体位改变而致眩晕、猝倒及视力模糊等。
5.交感神经型
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刺激、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如心悸、胸闷、心律失常、血压变化。该型临床上较少见,且常与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表现类似,难以鉴别。
6.食管压迫型
颈椎椎体前鸟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等,可经食管钡剂检查诊断。
7.混合型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临床上多见。
二、危险因素有哪些?1.年龄
随着年龄增长,颈椎的慢性劳损会引起椎间盘变性、弹性减弱,椎体边缘骨刺形成,韧带增厚、钙化等一系列退化性病理改变,因此,中老年人患颈椎病的较多。
2.职业
工作中需长期低头伏案或头颈常向一侧转动者易患颈椎病,如打字员、抄写员、计算机操作人员、交通警察和教师。
3.行为习惯
不良行为习惯可促进或加重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如长时间低头玩手机、躺着看书、头部保持单一姿势看电视。
4.睡眠姿势
不良睡眠姿势常由枕头过高或过低、床垫过软等因素造成,可导致颈椎的生物力学改变,引起颈部肌群、韧带和骨骼累积性损伤,诱发颈椎病。俯卧也是不良睡眠姿势之一。
5.外伤
事故损伤、运动性损伤导致颈椎椎间盘、椎体、韧带等不可逆损伤,可诱发颈椎病,如不当运动超过了颈部耐受极限,交通事故或训练中造成的颈部意外创伤等。
6.先天性畸形
某些颈椎先天畸形者易患颈椎病,如先天性椎管狭窄、椎体融合、第7颈椎横突肥大等。
7.其他
咽喉部炎症等因素可诱发颈椎病。
三、如何选择治疗方法?颈椎病的治疗分为手术和非手术两大类。研究显示,仅5%的颈椎病患者需手术治疗。大部分颈椎病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方法解除病痛并延缓发展,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内服与外用、理疗等。
不同类型的颈椎病适用治疗方法亦不同,具体选择何种治疗方法请咨询专业医生。
1.药物治疗
特点:以消炎止痛为主,对颈型颈椎病有一定疗效。
提示:有副作用,长期用药可对胃肠、肝肾等功能造成损伤。
2.物理治疗
特点:牵引、针灸、推拿按摩等理疗方法可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疲劳、肌紧张和痉挛。
提示:起效较慢,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及严重颈椎病无效,推拿按摩需由专业医师进行。
3.颈托治疗
特点:适当的限制颈椎过度活动,可控制颈椎病的发展。
提示: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不能根除。
4.微创治疗
特点:微创治疗通过间椎盘镜技术,经皮颈椎超微刀切吸术等技术手段对颈椎进行修复,具有伤口小、瘢痕细、手术中出血少、无需全身麻醉、术后病人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
提示:颈椎微创手术的风险相对开放手术大。
5.开放性手术
特点:开放性手术可彻底治愈脊髓型颈椎病和其他比较严重类型的颈椎病,相对微创手术风险较小。
提示:对颈椎后侧筋膜、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较大,可导致肌肉萎缩,出现术后颈、肩、背部疼痛,活动后加重。
四、如何预防颈椎病?1.纠正不良姿势。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颈部长时间姿势不良,如低头或伸着脖子看屏幕、斜躺姿势看电视等。
2.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的质地应柔软、富有弹性,且高度应适合自己颈部生理弯曲;仰睡时,枕头宜尽量垫于项下;侧睡时,避免将枕头压于肩下。
3.避免颈部受凉。夏季避免颈部直吹空调,寒冷时外出宜戴保暖围巾。
4.避免外伤。防止意外冲击,猛烈转头、抬头等造成的急性颈部损伤。
5.预治其他疾病。早期积极治疗颈部感染和其他颈部相关疾病。
6.避免颈肩长期负重。避免背过重的单肩包、佩带过重的挂件等。
7.颈椎的运动保健。适当的颈部运动,有助于锻炼颈部的肌肉、韧带和关节,增强颈椎的稳定性。在此推荐几种颈椎的运动保健方法:
1)颈部肌肉锻炼。①双手十指交叉于颈后,头用力向后伸,手用力阻抗;②左右旋转、前后屈伸;③用手揉按颈肩部肌肉。以上3步可反复多次,可不按顺序。这种运动可缓解紧张,放松颈部肌肉,促进颈部血液循环,对颈椎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2)米字操。即以头顶或下颌为笔头,反复书写米字,写法:
①先写一横,由左到右画一横,头回到正位;
②再写一竖,头颈尽量向前上方拉伸,自上而下画一竖线,头回到正位;
③左点,头颈尽量向左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后斜行划线拉伸向右下至正位;
④右点,头颈尽量向右上方拉伸成45度角,而后斜行划线拉伸向左下至正位;
⑤撇,头颈尽量向右前上方拉伸,向左下方画一撇,头颈回到正位;
⑥捺,头尽量向左前上方拉伸,向右下方画一捺,恢复头颈正位。
每次书写5-10个字。动作宜柔和,切忌用力过猛,每日2-3次,以感觉头、颈、肩轻快舒适为宜。
此外,经常低头伏案工作者可常参加放风筝、游泳、数星星等头部上抬的运动,以缓解颈部长时间前屈导致的紧张。
颈椎病是当今困扰人们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且呈年轻化趋势。让我们尽早重视颈椎病,提前预防,保护颈椎,以健康的姿态迎接未来、享受生活。
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北京的哪个医院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