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为什么年年体检正常,结果还是患了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的提高,体检已成为很多人每年必做的功课。曾有不少人认为体检过关了,就代表健康没问题,认为一年内都可以高枕无忧了。但有人说,每年做体检的人,一样查不出癌症,所以说体检根本没啥用处。也有人说,只要每年做一做体检,就不担心得癌症。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偏激的。一、癌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致死原因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新观念,一般的健康体检经常检查的几项指标正常本身不能表示我们身体就是很健康的。必须要知道,健康体检≠防癌体检。健康体检只是一般性的健康检查,比如血压、血脂等等,通常针对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但基本没有涉及到常见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肿瘤。因为健康体检覆盖的范围和侧重点与防癌筛查不同。没有哪一项检查是全覆盖、万能的,每项检查只能解决某个问题,健康体检结果正常,远不能下结论没有得癌。防癌筛查是一种更加专业针对性更强的早癌筛查方式,目的是早期发现肿瘤,或者发现可能存在的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筛查。二、防癌,没有症状,也应筛查查出有癌症大多是因以下几种情况1、感到有症状,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出来;2、医院检查,结果附带查出来有某种癌症;3、常规体检,查出有异常,进一步检查发现癌症;4、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查出异常。众所周知,癌症如果能早期发现,根治的机会大大增加,但要等症状出现了再去检查往往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没有症状时主动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是非常有意义的。不少癌症可以在没有症状的早期发现,目前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等几种癌症已经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可通过早期筛查发现癌前病变。三、针对常见恶性肿瘤筛查策略食管癌高危人群:过烫过快的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饮酒、Barrett食管、食管癌高发地区人群(秦岭、太行山、闽粤赣交界)等。针对性筛查:内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胸部增强CT等。50岁以上5-10年做一次内镜或上消化道造影。胃癌高危人群:家族史:一级亲属、幽门螺杆菌感染伴萎缩性胃炎、“老胃病”例如胃溃疡经久不愈、胃息肉、手术后残胃等、高发地区人群50岁以上人群:如西北地区、东三省、沿海地区等,尤其是有长期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饮食习惯。针对性筛查:胃镜检查,建议高危人群40开始3-5年一次、一般人50岁开始5-10年一次。肝癌高危人群:慢性肝炎(乙肝、丙肝)、肝硬化、长期酗酒、肝癌高发区50岁以上人群、家族史等。针对性筛查:腹部超声、甲胎蛋白(甲胎蛋白敏感性很高)、CT。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家族史、长期高脂低纤维素加工肉制品饮食、肠道息肉病史、肥胖与糖尿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针对性筛查:肠镜检查,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进行1次早期肠癌筛查。

或通过常卫清?基因检测检测技术,可发现直径1cm以上进展期腺瘤(癌前病变)和早期肠癌病灶,及时根治。

做到足不出户,为肠癌早发现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的解决方案。。(注:文中部分科普内容来自医学界肿瘤频道)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诺辉“使命”







































头部白癜风和白癜风的区别
白癜风能治愈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zd/1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