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着电脑伏案工作,低头看手机,长时间会患上颈椎病。本期我们请专家谈谈如何预防治疗颈椎病。
不良姿势是颈椎病
最危险的因素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它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变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好发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司机和老年人,常有颈部、肩部酸痛不适、手指麻木等症状,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都有很大影响。
颈椎病列入“全球十大顽症”
据了解,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十大顽症”中,颈椎病名列其中。在我国该病患病率约为17%,全国有上亿名患者,每年用于颈椎病治疗的费用高达5亿多元。而在过去,颈椎病一向都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但是近年来40岁以下颈椎病患的发病率已经逼近50岁以上年龄群体。国内一项对名颈椎病患者展开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和上班族患颈椎病的人数陡增,30岁以下患者所占的人数比例比30岁~50岁的患者高出了22%。近20年来,颈椎病的高发年龄从55岁,一路跌至39岁,颈椎病越来越低龄化。在颈椎病高发职业中,IT从业人员以44.1%的比例占据榜首,其次流水作业人员以15.9%居第二位,汽车驾驶员占15.4%,教师占12.3%,财务人员占9.4%。
我们看看哪些因素容易患上颈椎病:
1.不良姿势
长期的姿势不良是引起颈部脊柱病的主要原因。如长时间低头工作,低头玩手机,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枕头过高、过低、过硬,驼背,伏案书写,侧身歪斜看书,趴在桌子上睡觉,用脖子夹电话,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地旋转颈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都属于不良姿势,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据调查,这类颈椎病是办公室里的多发病。全国长期伏案者颈椎病发病率是非伏案者的4倍~6倍。
2.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
颈部肌肉、韧带损伤,可以引起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并在病变的部位形成骨质增生,进而压迫神经导致颈部疼痛。这类颈椎病以往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有年轻化的倾向。
3.先天性疾病或外伤
发育性椎管狭窄者更易于发生颈椎病,而且预后也相对较差;各种颈椎先天性畸形,都易于诱发颈椎病。外伤主要有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等。
4.年龄因素
人犹如一台机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各部件磨损也日益增加,颈椎同样会产生各种退行性变化,而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是颈椎病发生发展中最基本和最关键的基础。另外,小关节和各种韧带的退变也有重要作用。
有颈肩部不适要小心了
颈肩部不适是颈椎病的最早期症状,是颈肩部肌肉、韧带长期一个姿势劳损所致,这一阶段主要自觉症状为颈后部肌肉僵、酸、沉、凉、痛等不适感。这一阶段的颈椎病通过保守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在临床上称为功能性颈椎病或颈型颈椎病。
如果您在颈椎病初期没有重视,继续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此以往,则会导致颈椎曲度变直,椎体退变;椎动脉屈曲、叠压、扭转;椎间盘突出,神经根或脊髓受压从而形成器质性颈椎病。
器质性颈椎病根据不同的临床特征,可以有轻重各异的表现。
1.神经根受压症状。
主要表现为在颈型症状基础上,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的麻木或疼痛,并有针刺或过电样放射感。也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腋下或肩臂部疼痛。若病久不愈,可出现上肢肌肉萎缩,握力下降,出现摸物易碰倒,持物易坠落等具体表现。
2.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
具体表现为在颈型症状基础之上,出现头重昏蒙似未睡醒,嗜睡,严重时出现头痛、眩晕、视物糊模、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甚至出现短暂性失语、偏盲或偏瘫甚至猝然昏倒等一过性脑缺血症状。
3.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
在颈型症状基础之上,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心慌,恶心呕吐,并多伴有烦躁易怒、烘热盗汗,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等。
4.脊髓受压症状。
在颈型症状基础之上,出现胸腹部有束带状感,下肢僵硬、发凉、乏力、走路不稳,脚落地时有踏棉花感,不能走直线等。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有尿不尽感,以及阳痿、瘫痪等。
5.食管会咽受压症状。
主要表现为在颈型症状基础之上,出现咽干、咽痒,说话声音嘶哑(会厌型)。或出现吞咽“别扭”或困难(食管压迫型)。系阳性反应物刺激压迫食管及影响会厌运动与刺激迷走神经而引起,临床较少见,多需手术治疗。
医院检查颈椎
身体医院就诊,除外颈椎病?
1.反复发作的头晕、头痛或偏头痛。
2.头皮发麻,四肢麻木及无力,或有奇怪的感觉,如针扎感、火烧感等。
3.反复发作的颈肩部酸痛、僵硬。
4.不明原因的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
5.非耳部原因的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
6.不明原因的心律不齐、心口痛的症状。
7.长期的低血压或“莫名其妙”的高血压。
8.长期不明原因反酸、呃逆、恶心、呕吐。
9.睡觉时反复“落枕”,长期打呼噜。
10.扣扣子、系鞋带、捏笔写字这样的动作不太协调。
那么颈椎病需要通过哪些主要检查能够确诊呢?
X线:
可以了解颈椎的曲度,椎间高度,关节是否增生,椎间孔有无增大。
CT:
显示颈椎骨性结构最出色,判断是否存在椎管狭窄等,但对于神经及脊髓则显影不清。
MRI:
核磁检查最有诊断意义,可以直接观察颈椎间盘对神经、脊髓的压迫并查看脊髓的损伤情况。
别让非专业人员按摩推拿
确诊颈椎病后该如何治疗?临床上主要有以下方法:
慎用牵引疗法
1.药物治疗
颈椎病初期可保守治疗,如休息,保护颈部(如颈托);可选择性应用止痛剂、镇静剂、维生素B1、维生素B12,对症状缓解有一定的效果。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用药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对脊髓型颈椎病以外颈椎病有一定效果。“牵引”在过去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来发现,许多颈椎病患者在使用“牵引”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患者,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牵引不但不能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相反牵引拉直了颈椎,反而弱化颈椎生理曲度,故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3.手法按摩推拿疗法
按摩推拿可以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恢复颈椎活动,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来缓解症状。但是许多颈椎病病人伴有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不当的推拿手法有时可能加重椎间盘突出、颈神经压迫症状加重。脊髓型颈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否则极易加重症状,甚至可导致截瘫,即使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也推荐手术治疗。
因此,有颈椎不适的患者切不可未经检查而盲目找非专业人员直接进行推拿按摩,医院诊所,或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加重病情。
4.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一般认为,急性期可行离子透入、超声波、紫外线或间动电流等;疼痛减轻后用超声波、碘离子透入,感应电或其他热疗。温热敷可改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有助于手法治疗后使患椎稳定。还可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患者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症状加重可选择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无效,反复发作或颈椎病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可选择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
1.前路手术:如前路人工间盘置换,椎间盘摘除融合手术等。
2.后路手术:如椎管扩大成形手术,去椎板减压固定。
颈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是一种微创、经皮的手术方式,特别适用于颈性眩晕的患者。这种手术优点是创伤小,基本没有切口,手术时间短,以热能消融椎间盘髓核,达到解除压迫的目的。
颈椎前路椎体间融合固定: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采用前路颈椎椎体间融合术,是以小切口的方式,切除病患切断椎间盘,并予以植骨融合固定。这种手术的优点在于减压彻底,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好,手术后3~5天即可下地行走。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
是使用人工颈椎间盘,替换原有退变、破裂的椎间盘。这种手术的优点在于微创、仿生程度高,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节段的活动度。而且对于上下颈椎关节不存在应力增加的影响。
颈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
目前医院开展,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优点在于能彻底进行神经根管的减压,而且创伤小,对椎间关节的活动性不影响。
预防颈椎病吃喝住行有一套
食用含钙类丰富的食品
颈椎病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点什么?应食用含钙类丰富的食品及蛋白质、维生素含量高的食品,如牛奶、新鲜蔬菜、水果等。这些都是修补骨骼、肌肉、韧带等组织必不可少的食品。只有加强各种营养才能有利于颈椎病的康复和维持身体健康。
颈椎病饮食调理原则:
1.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2.饮食有度,不要做到饥饱失常。
3.应戒烟酒。
4.不要经常吃生冷和过热的食物。
5.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饮食为主。
6.合理搭配:不可单一偏食。
7.对症进食:由于颈椎病是椎体骨质增生、骨质退化疏松等引起的,所以颈椎病患者应以富含钙,蛋白质,维生素B,C和E的饮食为主。
打羽毛球可以锻炼颈椎
运动疗法在颈椎病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以及广大患者的吡美莫司乳膏价格贵不贵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