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ett食管是发生食管腺癌的主要危险因子目前正在探索采用氩血浆凝集法(apc)和光力学疗法(pdt)消融去除化生和异型增生的barrett食管采用p53免疫组化技术、ki67相关的增殖能力以及分裂间期原位杂交测定的dna倍体型状况(如1号染色体异常)检测残留或复发的barrett食管的恶变潜能对29例barrett食管患者(男性23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8岁,barrett食管的平均长度为4cm)进行apc和pdt治疗有16例患者存在不伴有异型增生的肠化生,5例患者存在低程度、8例患者存在高程度的异型增生在固定的间隔时间内收集活检标本(平均随访期为20个月,范围为6-36个月)
结果显示,首次消融疗法的一个月后,有9例(32%)患者在镜下或组织学检查中未发现barrett食管;异常的1号染色体数目下降(p=0.020),ki67相关性增殖减弱(p=0.002)对仍然存在barrett食管的患者再次进行apc治疗后,所有患者中有76%barrett食管被消除然而,在最后一次随访内镜检查中有5例患者仍然存在无异型增生的化生,各有一例患者存在低程度和高程度的异型增生;1号染色体数目异常和p53蛋白过表达仅见于高程度异型增生,但增殖加强仍然存在于大多数顽固性患者
尽管采用消融疗法内镜下切除barrett食管对于大多数病人是可能的,但组织学意义上的完全消除对于所有患者来说是不可能实现的顽固性barrett食管可能存在分子畸变,因此仍然有可能进展为腺癌中医牛皮癣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