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以来,CSCO系列指南的更新与发布已经走到了第6个年头。4月23日,免疫时间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上了解到,基于当下创新药物不断上市,临床治疗手段也快速更新,为进一步规范临床诊疗路径,今年CSCO将分两批更新23部指南,同时新增10部指南。
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医院肿瘤医学部江泽飞教授表示:“CSCO系列指南迎来了迄今为止指南发布与更新数量最多的一年。”
修订指南分别为:鼻咽癌、胆道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结直肠癌、恶性血液病、淋巴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毒性管理、尿路上皮癌、前列腺癌、软组织肉瘤、乳腺癌、肾癌、食管癌、头颈部肿瘤、胃癌、胃肠间质瘤、小细胞肺癌、恶性肿瘤患者营养治疗、儿童及青少年淋巴瘤等23部指南。
首次出版的指南分别为: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枢神经系统转移肿瘤、神经肿瘤围手术期糖皮质激素应用、抗肿瘤治疗所致心血管毒性防治、癌症恶液质、肝内胆管癌、淋巴瘤指南PET-CT分册、肿瘤相关贫血、儿童及青少年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MDS等10部指南。
免疫治疗推荐升级
目前,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采访中,免疫时间了解到,CSCO已经设有专门的免疫治疗专委会,而且连续推出免疫治疗相关指南,特别是在不良反应管理方面的指南深受临床医生认可。同时,CSCO指南纳入中国相关的循证证据,使得免疫治疗更加地实用、本土化。
据中医院王洁教授介绍,免疫治疗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在多个瘤种中为患者带来良好疗效,为患者带来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可能。并且不仅在晚期,现在在早期患者中也收获很多临床研究证据。她表示:“免疫治疗在CSCO指南中,也是逐渐地从Ⅱ、Ⅲ级推荐发展到Ⅰ级推荐,能够很好地指导我国肿瘤领域的临床实践。”
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为例,对于食管癌领域免疫治疗的推荐,卡瑞利珠单抗为Ⅰ级专家推荐方案,帕博利珠单抗同为Ⅰ级推荐,但限制CPS≥10的人群,纳武利尤单抗为Ⅱ级推荐。
据了解,今年指南更新的重头戏就是免疫治疗从后线开始往前线推进,且在各线治疗中逐渐占领主导地位。针对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阴性人群的IMpower-,Keynote-等临床试验显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放运用到一线,病人的获益要更多一些。
针对小细胞肺癌,今年重磅进展是atezolizumab在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上,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肺癌已进入联合治疗的时代,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的都是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今年在指南更新中也推荐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另外,医院的章必成教授也介绍了《CSCO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南(版)》,在晚期鳞状NSCLC一线治疗中,替雷利珠单抗更是获得了Ⅰ级推荐,填补了我国自主研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该领域的多项空白。
比对高级别临床研究
据免疫时间了解,受疫情影响,年CSCO各瘤种指南发布以乳腺癌指南的云端发布启幕,后续多部CSCO指南进行了首次发布或更新。
去年5月,《CSCO非小细胞肺癌指南》重磅发布。多款免疫治疗药物写入指南或提升了专家等级推荐,意味着免疫治疗真正意义上改变中国的临床实践。与此同时,年《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独立出版发布,成为国内专业、权威的首部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规范诊疗一直是肿瘤诊疗中提高疗效、改善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诊疗指南正是规范化治疗的有利抓手。医院李进教授表示,CSCO诊疗指南不仅要紧跟国际学术进展,还需更好地顾及中国地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充分考虑医保覆盖、药物与治疗措施的可及性等问题。
“医学的发展经历从经验医学、实验医学到循证医学,以及向精准医学发展的阶段。”医院秦叔逵教授认为,当前的循证医学阶段具有三大核心,第一,要积极的寻求和应用最新最好的研究证据;第二,要结合临床专家、医务人员的个人的经验和专业知识;第三,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患者甚至患者家属的意愿。其中大规模随机对照的高级别临床研究及其系统评价,是形成专家共识和指南指导临床应用的重要组成。
“随着肿瘤慢病化的不断演变和CSCO指南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需要指南的已经不仅仅是临床医生,未来CSCO将针对患者群体推出更为合适的指南内容。”医院梁军教授透露。
编辑:陈雪薇
媒体合作、投稿建议
入群交流扫码加小编
朋友!“在看”一下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