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护胃药rdquoPPI

白癜风能医治吗 http://www.baidianfeng51.cn/

大众传统意义上的“护胃药”有很多,质子泵抑制剂(protonpumpinhibitor,PPI)是其中一种,它也是是大众常用的一类“家庭常备药”,消化系统疾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说起质子泵抑制剂,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提起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药物,大家不会感到陌生。

目前常用的拉唑类药物(图片来源网络)

质子泵抑制剂是人们常说的“拉唑”类药物,其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s食管炎和用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的胃粘膜保护等。PPI通过抑制质子泵H+-K+-ATP酶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达到护胃的效果。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图(来源:笃守网)

但是长期以来大家对于PPI的滥用,超适应症用药等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出现,长期使用“护胃药”的安全性也敲响了警钟。对于长期使用PPI大致在于感染风险增加、吸收障碍、诱发肿瘤及新冠感染率增高等。

1、感染风险

PPI可降低胃酸分泌,胃酸屏障减弱或消失,胃内酸性降低,特异性杀菌能力降低。低胃酸情况下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受到影响,这些营养物质进入肠道从而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失去胃酸屏障保护加上菌群结构改变将增加胃肠道感染的风险。

来源搜狐网

2、吸收障碍

胃酸可以促进铁从食物中分离,增加铁的吸收,PPIs抑制胃酸影响铁的吸收,同时也会影响维生素12的吸收从而增加了贫血的风险;胃酸的减少也会影响钙的吸收障碍,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国外的研究发现,长期应用PPIs可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生风险升高,以老年患者为著,长期大剂量PPIs治疗患者的髋骨骨折风险更高,且这种相关性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故对于老人、小孩、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长期使用PPI要及时补钙;

来源:搜狐网

3、诱发肿瘤风险

胃泌素又称促胃液素,是胃窦和十二指肠分泌的一种胃肠激素,其主要的作用是促进胃酸分泌和刺激胃肠道细胞的生长。胃泌素促进胃酸的分泌,胃酸与胃泌素存在负反馈作用关系,所以长期应用PPIs导致胃泌素分泌过多造成高胃泌素血症。大量胃泌素刺激刺激胃肠道细胞的生长,增生甚至癌变。

来源:网络

国外的一项研究认为长期使用PPI会增加罹患萎缩性胃炎的风险。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寄生在胃窦幽门部的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发生率成正相关。H.pylori的生存依赖于酸碱自然环境,长期使用抑酸药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从而营造了一种适合H.pylori生存的微环境。幽门螺杆菌的深入侵袭加快了萎缩性胃炎的进程,(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癌前病变)使肿瘤更易于发生。年9月发表的一篇文献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长期服用PPI可能是胃癌独立发展因素,随着PPIs使用时间延长,胃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3月美国一项研究,该研究对象包含了胃癌患者、结直肠癌患者、肝癌患者、胰腺癌患者以及对照者。其结果显示:PPIs使用时间长达10年以上时,其使用时间与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胰腺癌发病率呈正相关。

4、COVID-19感染率增高

年10月欧美一项社区人群新冠病毒感染率的研究,分析显示:个体PPIs的服用剂量增加,个体报告COVID-19阳性率更高。没有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受体阻断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的人罹患新冠的风险没有增加。不过质子泵抑制剂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PPIs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抑制酸药,能改善及治疗相关疾病,短期服用不会增加其它并发风险的药物。但是长期服用要防范风险。

首先如若长期使用PPIs要合理使用。早上吃比晚上吃效果更佳,饭前半小时效果最佳。如果患者买的是肠溶制剂,必须整片吞服。如有幽门螺杆菌,要根治幽门螺杆菌,降低肿瘤的风险。

其次使用PPIs要按需使用。一般建议短期治疗,胃溃疡建议服用药物6-8周、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食管反流病4-8周。达到疗程后及时停药。其次减量使用PPI时,要逐渐减量或至停止,防止PPIs立即停用出现胃酸反跳现象。

最后良好的饮食结构,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是预防胃食管疾病的基本策略同时是最重要的一环。

韩俊毅

医院胃肠外科行政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瑞士巴塞尔大学肿瘤外科学医学博士(M.D.)

同济大学医学博士(Ph.D.)

上海市浦东新区普外科优秀学科带头人

上海市浦东新区结直肠重点专科负责人

医院普外科教学主任

医院(UHBS)客座医师

巴塞医院管理研究所(ICFS)客座研究员

中国肿瘤临床学会转化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胃肠学组委员

上海医学会普外科专科分会胃肠学组胃癌手术质控小组成员

上海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委会委员

上海疾病控制中心肿瘤外科与多学科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创伤外科医师分会多发伤专委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委会科普教育学组委员

欧洲癌症研究学会(EACR)会员,欧洲肿瘤学会(ESMO)会员,兼任“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约编委,“中华普通外科文献(电子版)”编委,“腹部外科”编委。

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中英文论文20余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9.6分。主持各级别基金科研项目9项。国际大会发言3次,欧洲临床医师培训2次。长期致力于胃肠道各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胃肠道肿瘤的开放、微创手术及综合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胃食管反流、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慢性顽固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也有较深入的研究。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yf/127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