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粘膜染色

一、分类及原理

1.直视染色:胃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染料,使其表面颜色发生变化。常用染料有:

(1)Lugol碘:与食管鳞状上皮细胞的糖原结合,呈棕褐色。

(2)美蓝:肠化的胃上皮、柱状化的食管上皮和胃癌细胞能主动吸收美蓝,呈蓝色。

(3)甲苯胺蓝:因胃癌细胞膜小管及细胞间隙较大,该染料弥散进入癌细胞,与之DNA结合呈蓝色,肠化细胞亦可被染色,但较淡。

2.对比染色:染料沉积于粘膜凹陷处,与正常粘膜呈鲜明对比,使凹陷性病灶易于辨认,而粘膜细胞不被染色。常用的染料有靛胭脂,呈蓝色。

3.反应染色法:染料与粘膜上皮表面或内部物质起化学反应,呈现颜色变化。常用的有:①酚红:酚红尿素溶液注入Hp感染的胃粘膜后,Hp分解尿素,使局部pH升高,染料山黄变成红色。②刚果红:当粘膜表面pH3时,染料山红色变为蓝黑色或黑色。

4.标记染色法:将染料注射胃肠道粘膜内,使之染色,以便于术中病变部位的寻找辨别及随访时寻找要观察的部位。能长时间保留的染料为印度墨汁,短时间保留者为美蓝。

5.双重染色法:两种染料联合应用,使之更全面、更清晰地反应颜色变化。常用者为刚果红—美蓝。除刚果红可将泌酸区染成蓝黑色,美蓝将肠化区染成蓝色外,双重染料阴阳离子结合形成的白色褪色区,为早期胃癌的染色特点之一。

6.其他:如荧光法,由于需专门设备,故不常用。

三、临床应用

1.食管疾病:

(1)食管癌:以1%-5%的Logol碘为染料,不需用粘液清除剂,直接喷洒。正常食管粘膜呈棕褐色,而癌灶不着色。

Lugol碘的副作用有:咽喉部不适,烧痛感、恶心、胸痛等,可用10%硫代硫酸钠20ml注入食管,可消除症状。

(2)Barrett食管:以0.1%~0.5%美蓝为染料,染色前2分钟用粘液清除剂,直接喷洒染色,保持2分钟,充分冲洗,Barrett食管呈蓝色阳性染色。

甲苯胺蓝亦可用于食管癌和Barrett食管的诊断,但易引起腹痛、呕吐,现较少应用。

2.胃部疾病

(1)胃癌

对比染色:0.1%-0.5%靛胭脂,不需粘液清除剂,直接喷洒,显示蓝色凹陷部位,对平坦、平坦凹陷型早期胃癌的诊断有帮助。

双重染色:刚果红-美蓝双重染色,先按美蓝染色法染色,当其蓝染消退时,直接喷洒0.3%-0.5%刚果红,癌灶呈白色褪色斑,易辨认,使诊断率大为提高。

(2)肠上皮化生:用美蓝染色,肠上皮呈蓝色。

(3)Hp感染:用酚红染色,染色前用粘液清除剂,用0.1%酚红-0.5%尿素液直接喷洒,数分钟后阳性呈红色。

(4)泌酸区染色:先肌注ug五肽胃泌素10分钟左右,再作胃镜,以0.3%—0.5%刚果红直接喷洒,观察数分钟,阳性呈黑色。

3.结肠疾病

结肠息肉:用0.1%-0.5%靛胭脂染色,不用粘液清除剂,阳性呈蓝色。增生性息肉表面为圆形小凹,周围黏膜下常,排列规则,而腺瘤性息肉表面为沟、槽状,排列欠规则。









































鍥藉唴娌荤枟鐧界櫆椋庢渶濂界殑鍖婚櫌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摢閲屽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hl/6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