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近日,北京的疫情情况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相似的新发地,给我们多日来逐渐松懈的警惕心敲了一记警钟,也让老生常谈的免疫力再一次出现在人们面前。
那么免疫力究竟是什么?怎么看待、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呢?听听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章谙鸣亲谈:“病毒与免疫力的关系”。
章谙鸣主任医师
门诊时间:隔周日下午
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消化内镜室主任,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二十余年。
擅长中医药传统治疗慢性脾胃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胃食管反流病、BARRETT食管、结肠炎、结肠息肉、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慢性疾病。
上天是不太公平的,有的人天生身体素质好,有的人从小就体弱多病。中医有“肾为先天之本”的说法,认为这些区别是先天精血遗传决定的。
但是上天又是公平的,因为后天的生活环境与习惯可以弥补先天不足的缺陷。同时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先天不足可以通过调理后天的脾胃功能来弥补。所以有“先天不足后天补”的说法。
先天因素只是决定身体素质的条件之一,实际健康情况看的还是后天的调养。譬如一个桶,桶的大小决定了能装多少米,这是先天因素,但是实际桶里装多少米,看的就是后天的因素啦。所以中医特别注重“补养后天来资助先天”。
现在这个季节,自然界的病毒是非常多的。曾经有人感慨:要是有一种能够自动研发新药的机器就好了,出现一种新病毒,马上能研制出一种新药。其实这样的机器早就出现了,那就是我们人体本身。抑制病毒用的干扰素,最初就是从人体的淋巴母细胞和白细胞中提取的。
病毒入侵人体,人体会自然产生出抗病毒的物质。老天爷在生人的时候,就已经让人体成为一个包含检测,研发和制造等功能的场所了。
我们人体这个大厂,有时候也是会失调的,那么我们医生怎么办?我们医生要通过宏观调控来调整,不是直接干涉,而是通过调节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畅通气机,消除弊阻,让人体自然恢复驱邪除病的功能。这样,我们就可以用很少的力气去得到很好的效果,也不会破坏人体自身的机能,所以副作用和后遗症很少。
因为中医药针对的目标从来不是单纯的疾病,不仅仅是病毒,更重要的是人体综合抗病的能力,也就是免疫力。医生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好宏观调控,既能看到直接引起疾病的病因病证,又要看到机体的综合抗病能力,既看到局部,也要兼顾整体,既强调驱邪又强调扶正。
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就是“无问其病,以平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