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通常伴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典型症状为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痛等,有些伴有胃外症状:如哮喘、顽固性咳嗽等,其主要危害包括生活质量差、诱发食管肿瘤等,主要的诊断方法包括:胃镜、上消化道造影、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监测等。由于药物治疗方法效果不佳,可实施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胃底折叠术治疗,效果确切,复发率低,病人住院时间短,术后基本达到停用口服药物的效果。
病例1药物治不好的胃病-食管裂孔疝:症状以反流为主,夜间不能平卧
患者邓某某,间断反酸、烧心20年余,患者于本次入院20年前,间断出现反酸、烧心,上腹部症状显著,不伴吞咽困难,偶有咳嗽喘憋。上述症状平卧后加重,尤其夜间明显,不能平卧睡眠。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食管裂孔疝。
病例2披着“哮喘”外衣的疾病-食管裂孔疝:症状以哮喘为主,年龄增大症状加重,并出现反酸、烧心症状
患者刘某某,女,63岁,哮喘50年,间断反酸、烧心2年余,患者既往哮喘病史50年,平素发作较频繁,规律口服氨茶碱、强的松、舒利迭控制哮喘发作。自2年前始,哮喘较前加重,并出现反酸、烧心等症状,平躺后上述症状加重,且伴咳嗽喘憋,夜间明显,间断口服泮托拉唑,症状可缓解。
病例3症状以进食后胸闷、憋气等类似冠心病为主的食管裂孔疝
患者只某某,女,78岁,自诉进食后间断出现反酸、烧心、胸闷等症状50年余,加重6月。患者于本次入院50年前,进食后出现烧心,反酸、胸闷等症状,无吞咽困难,无恶心呕吐,夜间患者上述症状加重,口服抑酸药后症状稍缓解。近6月上述胸闷症状加重,并伴有憋气症状。
食管裂孔疝的表现通常以反酸、烧心的反流性食管炎表现为主,但有些却同时合并咳嗽、哮喘,有些合并胸闷、憋气,会影响对该病的诊断。对于食管裂孔疝合并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以前均集中在消化内科治疗,通过饮食调节和药物(抑制胃酸分泌)治疗,但由于食管裂孔疝存在解剖因素,单纯药物治疗仅在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症状,且需要长期服药,时间久了会出现药物相关的副作用,长期的反流可导致食管狭窄或病变的可能,所以一旦诊断明确、症状明显均应实施手术治疗。该病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手术达到治愈的效果,被誉为食管裂孔疝和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金标准”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可以避免服药,且长期疗效可靠。
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反流性食管炎)手术适应证
1、胃食管反流病经过内科药物治疗不能控制临床症状或仅能部分控制症状;
2、虽内科药物治疗有效但患者不愿意长期服药或出现药物相关副作用;
3、反流性食管炎合并食管裂孔疝;
4、出现反流性食管炎相关严重并发症:barrett食管、反流导致的食管狭窄等;
5、证实存在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严重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等;
6、临床上还可通过食管测压和24小时pH监测评估食管功能和反流的程度,对于中重度反流的食管炎患者建议早行腹腔镜手术治疗。
医院外一科开展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及胃底折叠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及胃食管反流病。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并定期聘请京津专家来院会诊及手术。
咨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