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护士笔记原创投稿
作者:杜丽(脾胃科)
消化道分为上消化到和下消化道,主要以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范围。
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血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临床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有: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
分类:01
上消化道疾病包括:
食管炎、食管癌、食管损伤、消化性溃疡、动脉畸形、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责门粘膜撕裂综合征、食管裂孔疝、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良性肿瘤、食管憩室。
02
上消化道临近器官或组织疾病:
胆道疾病、胰腺疾病、主动脉瘤破入消化道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肝癌伴门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阻塞综合征、胆道出血、壶腹癌、胰腺癌侵犯十二指肠、急性胰腺炎。。
03
全身疾病和其他: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肺原性心脏病、肺气肿合并感染、凝血机制障碍、白血病、紫癜、血友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淋巴瘤、尿毒症、淀粉样变性、结节病。
如何判断上消化道还是下消化到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下消化道:血便。
目前的一般治疗是:
卧床休息、保存呼吸道通畅,避免窒息、禁食、吸氧、监护。
治疗措施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
01
药物治疗应用止血药物有:
生长抑素、奥曲肽、垂体后叶素、泮托拉唑钠、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
02
内镜治疗具体措施有:
内镜治疗是目前的重要手段。内镜下套扎治疗术主要适用于急性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胃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一般选用1%乙氧硬化醇或5%鱼肝油酸钠,注入曲张静脉内及静脉旁,引起栓塞而止血。内镜下在找到出血点利用药物喷洒止血,喷洒药物有8%去甲肾上腺素、精氨酸钠、凝血酶等。
机械止血法:
1.钛夹: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血管性疾病等露血管的出血,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止血方法。
2.皮圈结扎法:是内镜下静脉结扎术也可用于静脉以外的消化道出血。3.热凝固法:用激光、热探头、高频电灼、微波及注射疗法、氩气刀止血。
3.介入治疗:血管造影和介入栓塞治疗:对于出血量大,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特别是小肠出血的患者,其主要价值在于直接显示出血部位(30%-60),明确出血原因20%-30%可同时行导管迅速栓塞治疗。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主要使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近期发生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多次接受内镜硬化治疗无效或外科治疗后再出血,经颈静脉入路应用RUPS----肝穿装置于肝右静脉向门脉分支穿刺,并建立有效分流通道降低门脉压力,在建立分流术的同时可行胃冠状静脉及胃短静脉栓塞术。
参考文献: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中国实用医药》,,05(31):-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中国急救医学》,40(6):61-64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治疗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7(9):-急性消化道大出血的介入栓塞治疗-()18--02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中国适用外科杂志》,16(7):-
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进展《中国全科医学》,,18(14):-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与护理《护理与康复》,,10(5):-消化道出血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健康必读旬刊》,(9):86-86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分析《中外健康文摘》,(34):-63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分析《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7(5):-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注射肾上腺素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34(16):-
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中国中医药咨讯》,,03(23):-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中国医药指南》,,10(9):-如果你也有好的原创文章想分享给大家,可以投稿至护士笔记投稿邮箱:
tougao
hushibiji.鍝噷娌荤櫧鐧滈鐨勫尰闄㈠ソ闀挎槬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