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不知君第53篇原创文章————
概述
据年1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恶性肿瘤(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国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恶性肿瘤死亡占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几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死亡均呈持续上升态势,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亿,防控形势严峻。不知君今天不仅仅是分享“肿瘤”的核保思路及评估,顺带给大家理一理相关信息。
肿瘤≠癌
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新生物一旦形成后,不因病因消除而停止增生。根据肿瘤对人体的影响,肿瘤可分为良性与恶性两大类。
良性肿瘤,是指无浸润和转移能力的肿瘤,常具有包膜或边界清楚,呈膨胀性生长,生长缓慢,肿瘤细胞分化成熟,对机体危害较小。
恶性肿瘤的肿瘤细胞会浸润到周围组织、侵及血管和淋巴管或播散到身体的其他部分再次生长(转移)。从组织学上恶性肿瘤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我们常说的“癌”,即由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如肺上皮细胞发生恶变就形成肺癌、胃上皮细胞恶变就形成胃癌等。
另一类是“肉瘤”,即由间叶组织发生恶变,如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等。
因此,肿瘤≠癌,但癌症是属于恶性肿瘤,也属于肿瘤。
肿瘤的分期
根据肿瘤的发展、生长状况来决定分期。目前最常用的是TNM分期系统,它是由国际抗癌联盟制定的。
另外,还有普通分期体系。与治疗方案和预后密切相关的、更为直接的普通分期体系如下:
0期(原位癌)、Ⅰ期(局限于原发组织/器官内)、Ⅱ期(播散到局部淋巴结)、Ⅲ期(侵犯到邻近结构)和Ⅳ期(有远处转移)。
病理分级反映肿瘤的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反映患者患恶性肿瘤的早晚,对患者造成危害的程度。医师可根据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准确了解癌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和恶性程度,有利于做出正确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估计患者的预后。
从大量的临床资料来看,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组织学性质、病变分期、手术的早晚、机体基础状况、术后有无进一步放化疗等密切相关。
核保思路及评估
核保思路及评估:需审查被保险人的病历资料和体检信息,包括既往及现在的病历资料、家族史、健康告知、问卷、病理学/组织学报告、重要体检和检查结果等。评估风险等级的主要因素包括:
(1)肿瘤类型和部位,不同部位肿瘤其判断危险程度的标准不同。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在生物学特点上是明显不同的,因而对机体的影响也不同。良性肿瘤一般对机体影响小,易于治疗,疗效好;恶性肿瘤危害较大,治疗措施复杂,疗效还不够理想。颅内的良性肿瘤如果进行性增长,可造成颅内压迫等严重后果。
(2)治疗方法、疗效和并发症。
(3)治愈的年限:年限愈长其愈后愈好。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单纯恶性肿瘤责任的保险,此类产品的核保与一般完全责任重疾险有所不同,应特别注意评估所发现的健康风险因素是否与恶性肿瘤相关。
重疾险:对于恶性肿瘤病史者,一般拒保。
寿险:所有恶性肿瘤了未进行外科手术完全切除,或放射治疗或化学性治疗者,应延期承保。局部复发的情况的超过两次者,拒绝承保。确定对应等级的,应根据风险等级决定承保条件。
补充背景信息
肺癌、肝癌、上消化系统肿瘤及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等依然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肺癌位居男性发病第1位,而乳腺癌为女性发病首位。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相对女性较高,且发病谱构成差异较大。甲状腺癌近年来增幅较大,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谱中目前已位居发病第4位。男性前列腺癌近年来的上升趋势明显,已位居男性发病第6位。
城乡恶性肿瘤发病水平逐渐接近,恶性肿瘤负担差异仍然较为明显,表现在城市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高于城市。这可能与城乡癌谱构成差异有关,农村地区主要癌种以上消化系统肿瘤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为主,城市地区则以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高发。
从年龄分布看,恶性肿瘤的发病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恶性肿瘤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从40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发病人数分布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到80岁年龄组达到高峰。不同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均有差异。
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有研究表明:90%-95%的恶性肿瘤与外在因素有关,其中饮食占30-35%、烟草占25-30%、肥胖占10-20%、酒精占4-6%。由此可见,恶性肿瘤是一种营养、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相关性疾病。
一句话总结:少抽烟、不酗酒、好好吃饭、多多运动、少熬夜、保持身心健康,能做到就尽量去做,觉得必要就买份保险,尽人事以待天命。
注:相关评估标准参考自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编著的《人身保险核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