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现难、恶性度高、预后差”的特点,它包括食管癌、贲门癌、胃癌。河南省是我国上消化道癌高发省份,施行有效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是降低上消化道癌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实现上消化道癌症的早诊早治呢?内镜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内镜技术不仅是一种诊断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技术,让患者不用进行开腹手术,达到治疗的目的。
01
什么是上消化道早癌?
上消化道早癌是指癌细胞浸润不超过上消化道粘膜下层,仅局限于粘膜层,这种肿瘤又被称为“粘膜内癌”。
02
哪些人群适合上消化道早癌筛查?
由于早期上消化道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癌的早期发现有赖于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适应于没有胃镜禁忌症及碘过敏史患者,尤其是40-69岁年龄段人群。
建议有腹痛、腹泻、便秘、纳差、早饱、进食梗阻等情况,特别是近期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贫血、黑便、便血等情况时需立即进行胃肠镜检查。
另外,既往有消化性溃疡、Barrett食管、萎缩性胃炎、结肠腺瘤、术后残胃等癌前病变、胆囊术后、健康无症状及消化道癌家族史的患者需定期行胃肠镜检查,进行胃肠道肿瘤的筛查。
03
上消化道早癌通过什么方法确诊?
胃镜精查,结合食管碘染、胃粘膜靛胭脂染色,根据胃镜检查所见,发现可疑病灶,并进行靶向活检,由病理科医师根据诊断标准做出最终诊断,并指导临床治疗决策。
食管碘染色发现浅染区后,活检取病理。
04
发现上消化道早癌,如何治疗?
早期上消化道癌内镜下切除方法主要包括: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D)两种。内镜下切除术已成为无淋巴结转移风险的早期上消化道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
当肿瘤还仅停留在粘膜层和粘膜肌层时,医生完全可以通过内镜技术将它剥离,就像削掉坏果皮一样,而此时下面的消化道组织仍然是健康的,也不需要追加放疗、化疗。更神奇的是,过不了多久,被削掉的部分还会修复再生,而这些新长出来的部分,就是健康的好组织。所以,只要消化道肿瘤处于早癌阶段,患者不仅少受罪,而且完全可能恢复健康。
05
内镜技术在进步,无需“谈镜色变”。
内镜检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然而很多人谈镜色变,认为胃肠镜检查很疼很难受。但是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材料技术、光学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很快,现代内镜具有纤细、柔软的特点,可大大减轻消化道疾病内镜检查的不适感。如果特别敏感的患者,可以进行无痛内镜/麻醉内镜。对内镜特别不耐受且不宜麻醉的患者,也可通过胶囊内镜达到初筛目的。
06
如何预防上消化道早癌?
定期进餐,细嚼慢咽,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忌高温煎炸、烧烤、烟熏、盐腌等垃圾食品。戒烟限酒,尤其避免饮烈酒。
积极参加上消化道早癌筛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医院内镜科建议从未做过消化内镜检查的人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接受第一次内镜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决定后续随访间隔时间。
如果您本身有明确的肿瘤家族史,家族中特别是直系亲属中已出现消化道肿瘤患者,那么还是请尽早接受消化内镜检查。
年9月,医院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上消化道医院,同时也医院。
截止年5月25日,医院内镜科已通过早癌筛查发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4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下一步,科室将继续努力,加大早癌筛查力度,争取早日开展EMR和ESD。
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消化道癌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晚期癌症,提高消化道癌症生存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科室简介
医院内镜科配备了奥林巴斯电子内镜系统,其独有的窄带光成像(NBI)技术对消化道早期癌症的发现有巨大帮助。NBI能明显提高对微小病变、微小结构的观察和判断,从而鉴别正常上皮、增生上皮、异型上皮和上皮性肿瘤,对于良恶性息肉、早癌、萎缩性病变等可得到及时诊断,并判断肿瘤的浸润深度和范围,为正确选择进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或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大大提高了消化道早癌的发现率。
消化内镜检查对于消化道早癌的发现和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发现早癌并及时诊治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中晚期癌症的发病率,还能降低患者和家庭的费用负担,医院的诊疗水平。
END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