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医院
编啊辑:医院
视频导读
颈椎前路手术已广泛地应用于颈椎创伤、肿瘤、畸形、退行性变等的治疗,但由于术式的选择不当、手术技术和经验不足以及手术条件的限制,使得前路手术后产生了诸如减压不彻底,植骨不足,假关节形成,内植物松动、断裂或滑脱等并发症,从而直接影响了手术疗效。本视频中与会嘉宾陈雄生教授(医院)在中国骨科菁英会——脊柱第一次会议——舟山站上围绕着“颈椎前路手术翻修原因和策略”这一话题,结合自身临床经验与经典病例,对颈椎翻修患者的疾病特点、发病原因、影像学特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翻修预后及随访情况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病史回顾与案例总结,笔者现将其所述内容概括如下。
扫码观看完整视频
▼▼▼▼
视频内容
颈椎前路手术术后翻修
1.概况(数据来源于美国文献报道):通过10年的随访发现: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约16%~38%发生邻椎病;约10%发生假关节形成;约6.6%~9.2%发生脊髓再压迫。
2.翻修原因:
??手术方式不恰当
手术方式选择不当(射频消融术)导致的术后终板塌陷
??减压不彻底
术中减压不彻底,导致C5/6节段脊髓压迫未解除
??内植物失败
内植物移位导致的内植物失败
植骨移位、不愈合导致的内植物失败
患者存在的特殊因素(基础疾病、免疫性疾病等)导致的内植物失败
??邻椎病
颈椎前路手术术后可导致邻椎病变,进而压迫脊髓
??手术部位再压迫形成
OPLL(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术后手术部位再压迫脊髓
??炎症
骨折、术中误伤、内植物刺激等原因造成的食管损伤,继而出现的食管瘘以及切口感染同为翻修手术的重要原因
3.手术策略:
??术前准备——病史询问
①四肢神经功能:
-既往手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术后即刻、变化过程;
②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功能:
-既往手术有无出现声音嘶哑、饮水呛咳;
③吞咽功能;
④感染:是否存在手术切口感染;
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凝血异常等问题;
⑥既往内固定的类型和种类。
??术前准备——体格检查
①颈部创口:
-切口瘢痕、气管的可推移程度;
②颈部外观和活动度;
③四肢神经功能(浅感觉、深感觉、位置觉等)。
??术前准备——辅助检查
①影像学评估:
-X线:正侧位评估内固定位置、动力位评估稳定性,
-三维CT重建:评估植骨愈合情况、内固定位置,
-MRI:脊髓、神经压迫情况和周围软组织情况;
②特殊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测,
-喉镜:评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功能,
-钡餐:评估吞咽功能;
③常规术前检查:血生化、血常规、心电图、胸片等。
??术前准备——特殊准备
①气管推移:
-便于气管食管牵拉,显露手术部位;
②留置胃管:
-便于术中食管的辨别,
-便于术后鼻饲进食,食管损伤后旷置,有利于食管损伤修复;
③特殊工具的准备:
-便于内固定的取出。
??手术注意点——手术入路
①原切口入路首选,优点:
-便于直接处理病灶,
-避免损伤对侧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导致永久性呛咳或声音嘶哑,
-避免新增手术切口瘢痕;
②对侧切口入路指征:
-确定既往手术无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损伤病史,
-既往切口瘢痕粘连严重,无法辨别和分离食管、动静脉鞘,
-确定既往有食道损伤病史。
??手术注意点——食管和食管瘘的辨别
①可触及食管内的胃管;
②麻醉前清醒状态下吞服美兰,术中观察切口内有无组织蓝染。
??手术注意点——植骨材料的选择
①自体骨首选,如髂骨三面皮质骨,必要时选取肋骨或腓骨;
②骨替代材料慎用。
??手术注意点——限制和半限制钢板螺钉的选择
①限制/固定钢板螺钉选择参考指征:
-无骨质疏松存在,
-存在明确的颈椎不稳定,
-后凸畸形的矫正;
②半限制钢板螺钉的选择参考指征:
-存在骨质疏松,减少螺钉切割骨质的风险,
-避免选择过长的钢板,影响邻近椎间隙。
??手术注意点——减压
①磨钻:
-金刚砂钻头,切割钛网,
-火柴头/西瓜头,磨除愈合的骨结构;
②硬膜囊损伤处理:
-破损的硬脊膜表面覆盖人工硬脊膜,
-适当的引流和加压包扎。
??特殊的术后处理
①坚强外固定-头颈胸支具:
-骨质疏松患者,
-后凸畸形矫正,
-颈椎重建后稳定性欠佳;
②胃管留置:
-术中食管损伤修补后,
-术中怀疑食管损伤,
-喉上神经损伤,饮水呛咳;
③脑脊液漏:
-引流液清亮后停创口引流,
-加压包扎,
-必要时抽取残余脑脊液。
典型病例
典型病例1——邻椎病:
??基本情况:①基本信息:男,51岁;②主诉: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6个月,明显加重3个月;③专科查体:胸部束带感,行走踩棉花感,大便控制力差,小便费力,四肢肌力3级,四肢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Babinski征(+)。
??第一次手术方式及恢复情况:首次手术采用“颈椎前路C4ACCF(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C6/7ACDF(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手术治疗,术后3月症状完全缓解,并恢复企业经营工作。
术前影像学检查示: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C4对应节段椎管继发性狭窄,C6/7椎间盘突出,颈髓受压
术后X线复查示:内植物位置良好,未见固定失效
??翻修手术:①术后5年半再次出现四肢麻木无力、行走受限、胸部束带感;C5/6退变加重,脊髓受压;②翻修手术方法:颈椎前路钛板取出+C5/6ACDF;③术后恢复情况:一周内上述症状缓解,残留轻度胸部束带感和上肢麻木。
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手术部位临近间隙的退变,颈髓受压
术后X线片随访提示:颈椎椎体序列连续,内植物在位,位置良好
典型病例2——减压不彻底:
??基本情况:①基本信息:女,75岁;②主诉:颈椎术后12年,双下肢麻木、无力5年,加重2年。
??专科查体:左手尺侧4指麻木,腹部束带感,大小便无力,双下肢踩棉感;双上肢4级,双下肢3+级,四肢腱反射亢进,Hoffmann征(+),Babinski征(+)。
第一次术前影像学检查提示:颈椎退行性改变,C4-C7节段髓核突出,并可见钙化灶
第一次术后MRI示:C4~C7节段髓核突出,椎管继发性狭窄,颈髓受压
??第二次手术:①因双下肢麻木、无力症状改善不明显,在第一次术后半月行“颈前路的C6ACCF+C4/5ACDF”,解除部分压迫,症状缓解明显。
第二次术后影像学检查示:C6ACCF+C4/5ACDF术后改变
??第三次手术:第二次手术后12年症状复发,出现四肢麻木、乏力症状加重,故行C6钛网取出(金刚砂钻头)+C7次全切除+C4-T1内固定术治疗,术后症状改善明显。
第三次术前影像学检查示:颈椎后凸畸形,C4/5、5/6、6/7压迫加重,C4/5、C6钛网植骨愈合,切口内存在脑脊液囊肿
第三次术后X线复查示:颈椎内植物在位,位置良好
典型病例3——植骨不融合:
??基本情况:①基本信息:女,40岁;②主诉:颈部不适伴右上肢麻木无力6个月,加重2个月。
??专科查体:右手握力IV级;双侧膝反射亢进;右侧Hoffmann征(+)。
??手术方式及恢复情况:①首次手术予C6、C7ACCF+人工骨条植骨术+钛板固定术,术后植骨不愈合,进行性颈椎后凸畸形,神经压迫症状基本缓解,偶尔有右手麻木,颈痛严重加剧,VAS:8分;②翻修手术:人工骨条取出+髂骨植骨+C4~C7前路钛板固定术,术后患者颈椎后凸畸形纠正,术后6月植骨愈合颈痛缓解,VAS1分(疼痛较前明显缓解)。
首次手术术前MRI示:颈椎C5/6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可见压迹,压迫颈髓
首次手术术后影像学复查示:植骨块断裂,未见融合迹象
翻修手术术后影像学复查示:内植物在位,位置合适,未见固定失效,植骨已融合
典型病例4——植骨不融合:
??基本情况:男,60岁,颈椎术后14年,四肢麻木、无力3年于年入院,14年行C6ACCF术,术后症状缓解。
??专科查体:双手肌力3+,下肢肌力4级,四肢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C6椎体后方OPLL,压迫脊髓。
??翻修方式及恢复情况:①首次翻修行C6ACCF+C3/4ACDF症状缓解,恢复日常生活;②二次翻修手术:翻修术后9年,四肢麻木、无力加重,因C3-6椎管狭窄,行C3-6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6再次ACCF,C6椎体后方压迫完全解除,术后症状缓解。
第一次翻修术前影像学检查示:C6椎体后方OPLL,压迫脊髓
第一次翻修术后X线示:内植物在位,位置合适
第二次翻修术前、术后影像学检查示:与术前比较,C6椎体后方压迫完全解除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本期精彩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