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娃误吞这东西,食管被烧黑家中随处可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xwdt/

01

吞下纽扣电池,2岁娃紧急手术

晚上7点,一对夫妇抱着2岁左右的孩子,医院急诊。孩子呼吸急促,咳嗽伴声嘶喉鸣。因为着急,家长声调都带着哭腔:

“医生,快看看我孩子。医院的医生说,他吞了一个硬币。”

吞下硬币?那可不是儿戏!孩子妈妈手医院的X光片,匆忙递给医生。

“这哪是硬币?可能是纽扣电池!得马上手术!”仔细看过片子,医生的脸色一沉。

按家长的说法,这枚纽扣电池可能已经吞下去10多天,孩子吞咽困难,不愿进食,现在还出现了呼吸急促、咳嗽,伴声嘶、喉鸣。

这意味着,吞下去的纽扣电池,极可能已经开始腐蚀了!

一听这么严重

两口子腿都软了

原来,12天前,小金(化名)在家玩耍时,误打误撞打开了电视遥控器的后盖,纽扣电池掉落在地。

这是啥?圆圆的,小小的?是糖吗?小家伙二话没说,就往嘴里塞了。

此后10多天,小金的食欲越来越差,精神也不好。平时能吃毫升的奶,渐渐只能吃下90毫升左右,到后面还发展为拒食、吐奶。

家长也蒙在鼓里。平时,他们很少看电视,几乎用不到遥控器。眼看着孩子越来越廋,小金的爸爸觉得不对劲,带医院。

拍过片后,大家都吓了一跳。医生说,孩子误吞了一个“圆型物体”,很可能是硬币!由于孩子情况很不好,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忧心忡忡的一家人

赶紧“转场”

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认,卡在孩子上纵膈与脊柱重叠投影区(胸2-3椎体水平)的“圆形物体”,就是纽扣电池!

医生赶紧安排急诊绿色通道。当晚9时,小金就进了手术室。好在,手术还算顺利,纽扣电池被顺利取出。

不过,由于耽搁太久,取出时电池已经焦黑,小金的食道粘膜腐蚀严重,周边出现大量黑痂,轻轻一触就会出血。

手术后,孩子一度只能通过插胃管来进食。直到第8天,才逐渐恢复正常饮食。目前,小金的情况良好,已经出院了。

02

误吞纽扣电池,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1

南昌广播电视台曾报道了一例婴幼儿误食纽扣电池的新闻。

1岁4个月的小海(化名)因“流口水、不吃饭、呕吐不止”医院就诊。

然而,医生在小海的食道中,发现了一颗纽扣电池!经胃镜探查,纽扣电池周围的食道已经有明显的发黑和糜烂。

2

惠州也曾有个3岁的小孩因误吞电池,卡在食道中,导致食道被腐蚀烧黑。

3

《中国法医学杂志》也报道过一例2岁5个月的小女孩,因误食纽扣电池3天后取出,第13天时,突发胸主动脉穿孔而死亡的案例。

03

误食电池危害大!

由于纽扣电池具有重金属、强腐蚀性、强碱性、带电等特点,一旦误食,对人体的损伤极大。

1.纽扣电池容易在潮湿环境内短路,放电产热,使黏膜、软骨严重烫伤;

2.电池表面的化学物质氧化锌和银能与食管粘膜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

3.电池液可以严重腐蚀食管粘膜,使粘膜逐渐液化坏死;

4.异物对黏膜局部机械性压迫造成粘膜坏死;

5.吞服纽扣电池引起的并发症以食管狭窄、穿孔、食管气管瘘、双侧声带麻痹等为主。

04

误食电池怎么总爱“找上”孩子

有数据显示,误吞、误吸异物是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事件,约80%发生在3岁以下幼儿。

1

儿童喜欢用嘴“探索世界”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医疗主任StephenPowis教授曾表示:对幼儿来说,纽扣电池看起来就像糖果。

而且,这个年龄的儿童探索外界从舔舐开始,且咽部发育不成熟,容易将含在口中的异物吞咽进去,造成伤害。

2

孩子的话,爸妈听不懂

这几起误食纽扣电池的孩子,年龄都在1~3岁。此时小孩还在牙牙学语的阶段,语言表达尚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

即便身体不舒服,也不知如何向父母和周围的人描述。

并且,孩子对“异物”尚无概念,也无法准确地告诉父母自己吞食了纽扣电池或其他异物。

除此之外,纽扣电池也会导致吞食者的声带痉挛,使其开口难、讲话困难。

这都会延长纽扣电池停留在体内的时间,对组织造成更大的伤害。

3

父母并不知具体症状

父母并不知道误食异物后的症状。

很多父母看到他“流口水、不想吃东西、不舒服”还以为是在长牙,医院去就诊处理。

而那个死亡的孩子,在吞食电池3医院取出电池并做处理,最终都没有挽救她的生命。

05

宝宝误吞异物,重在预防!

宝宝平日爱玩,爱闹,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日常小事就不必担心宝宝误吞异物了:

尽量勿食花生、瓜子等坚果类食品

因为2岁以前的宝宝牙齿并未长齐,同时喉头的保护性反射尚未健全,坚果类食品容易导致小宝宝呼吸道危害;

孩子在玩耍时不要进食

尤其是传统家庭的家长习惯在饭点追着孩子喂食,容易导致孩子在兴奋之时食物不经完全咀嚼便吞入呼吸道,造成气道堵噎;

不要让孩子养成嘴里含着小物件的习惯

把东西塞进嘴里是小婴儿与生俱来的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没有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在幼年阶段依然会保持把东西往嘴里放的习惯,或者含着玩,这类行为都可能会导致异物进入呼吸道。

检查婴儿活动的范围内是否安全

如是否有钱币、图钉、小纽扣以及玩具上的小部件是否容易掉落。

最后,再次提醒广大家长:

一定要照看好孩子,尽量让危险的东西远离宝宝!

一旦发现小孩误吞异物,请及时送医!

▍来源:医院等综合;图片:百度图片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yy/1205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