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哭一女子这样吃药,食道被灼伤不能吃饭

春天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

要注意疾病的预防。

近期,

宁波一女子却因为吃了药,

竟然导致了食道灼伤,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近日,医院,30岁女患者小阳(化名)用自己的惨痛经历给大家敲响了警钟。由于吃药不拘小节导致食道灼伤,小阳要接受起码一个月的治疗,期间只能进食流质。

记者从院方了解到,小阳是本地人,前阵子因为妇科病就医,医生给她开了一种名叫多西环素的药片,这是治疗妇科感染的常用抗生素之一。

某日晚上,本该饭后吃药的,小阳忘记了,直到临睡前才想起来,她就着一小口水把药片给吞了,之后就躺下睡觉了。次日一早醒来,发现胸口有点痛,吞咽也比较困难,医院就诊。

接诊的是该科主任刘思德。了解到病史后刘医生怀疑,是小阳吃药不当引起了食道灼伤:“多西环素碱性很强,这名患者就着一小口水吃的药,吃完又躺下了,药片八成是没被送到胃里,而是停留在了食道,不断刺激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灼伤,整个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

相关检查排除了其他疾病,也进一步证实了刘医生的判断。食道灼伤标准疗程是两个月,小阳就医还算及时,食道的情况不算太坏,加上又没有基础疾病,医生乐观地估计,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或许就能康复了。

小阳不是个例。每年因为药物服用不当,导致的悲剧数不胜数,大家在服用药物时,对于如何正确服药却一知半解,现小编给大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错误服药法。

01

错误:简单的随一日三餐服药

很多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一日三次,饭前服用”,所以,不少人就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这其实是一个常犯的错误。

“一日三次”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

“饭前服用”则是指此药需要空腹(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如果你在吃饭前刚吃进一大堆零食,那此时的“饭前”可不等于“空腹”。

“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02

错误: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局部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患食道癌的隐忧。

03

错误:干吞药

有些人为了省事,不喝水,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

04

错误:掰碎吃或用水溶解后吃

这两者都会有不良影响。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写到,否则不要这么做。

05

错误:用饮料送药

因为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

06

错误:对着瓶口喝药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或合剂。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摄入的药量,要么达不到药效,要么服用过量增大副作用。

07

错误: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还会引起一些你意想不到的麻烦。

意外怀孕的原因也许不是漏服避孕药,而是在服用避孕药的同时服用了抗结核药物或防止脑溢血的药物,导致避孕药失效。

抑郁症的症状得不到控制也不一定是药物疗效不好或个体差异,而是在服用治疗抑郁症药物的同时又服用了抗过敏药。

08

错误:喝水过多

这样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

09

错误: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期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0

错误: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并非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服药期间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11

如何正确服药?

温馨提示

多数药物可随早、中、晚餐服用,特别是降糖药一定要随餐服用。但头孢类抗生素则要每8小时服用一次,以保证血液中药物浓度持续地维持在有效范围内。

药物最好的搭档是温水。

药片如无特殊说明不宜嚼碎服。

忘记服药则不宜下次吃双份。疗效未必加倍,毒副作用肯定加倍,对肝肾会有一定的损伤。如果是一天服用一次的药物,当天补服即可。如果是一天服用数次的药物,发现某次忘服后,如果接近这次的服药时间,可补服,如果接近下次的服药时间,不需补服,下次正常服用即可。

吃完药片最好坐或站一会儿,如果感觉药片没下去,最好再喝一些水。

今天的健康干货到这里就结束啦

您有什么想知道的健康知识

直接联系健康君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yf/10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