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有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51.8%有咽部异物感,32%有咳嗽症状,24.2%有声音嘶哑,17.3%有喘息症状。21%-41%的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呼吸系统及耳鼻喉疾病的几率达27.6%-53.89%,误诊为冠心病达34.8%-54.6%。哮喘、鼻炎、咽炎等患者如果在呼吸科、耳鼻喉科长期治疗症状无好转,就应考虑到消化内科就诊。
“10个月了,胃部反复胀痛,像火烧了一样痛。”58岁的市民谢阿姨,近日因为腹痛住院,经医生仔细检查,合并气道PH值显示,其存在PH值小于5.5的酸暴露情况,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
中大五院消化内科主任、博士协会会长李啸峰提醒市民,该病的食管外症状可涉及消化、呼吸、心血管、耳鼻咽喉等多个领域,因此容易引起误诊,不容小觑。
?反复咳嗽、流涕、咽部不适或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口腔、咽喉或肺,引起一系列症状、终末器官效应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糜烂性食管炎和巴雷特氏(Barrett)食管三种类型。正常情况下,人体可通过食管下端括约肌、食管排空、食管黏膜屏障等多种机制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和减少反流对食管的损伤,而当这些机制出现异常时则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
◆李啸峰指出,临床表现最常见的典型症状是烧心(胸骨后烧灼感)和反流(胃内容物向咽部或口腔方向流动的感觉),还有胸痛、嗳气、胸骨后发堵、上腹痛、餐后饱胀感、上腹烧灼感、消化不良症状等不典型症状。
◆但值得注意的是,该病的食管外症状表现更加多样,可分为咽部症状:反复清嗓动作、咽异物感、癔球症、咽喉疼痛、吞咽困难等;上呼吸道及耳鼻喉部症状:流清涕、鼻后滴流、鼻塞、喷嚏、声音嘶哑、咳嗽、流泪、耳鸣、突发性耳聋等;下呼吸道症状:顽固性咳嗽、咳嗽晕厥、咳痰、喘息、胸闷、气短、窒息、喉痉挛等哮喘样症状,夜间明显,多无明确致发作的过敏源;口腔症状:因腐蚀性胃内容物长期停留在口腔中引起,如牙侵蚀症、口腔异味、烧灼感、复发性溃疡、慢性牙龈炎等。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可涉及消化、呼吸、心血管、耳鼻咽喉等多个领域,因此容易引起误诊。
◆有研究表明,患者中51.8%有咽部异物感,32%有咳嗽症状,24.2%有声音嘶哑,17.3%有喘息症状。21%-41%的慢性咳嗽与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因此,胃食管反流病误诊为呼吸系统及耳鼻喉疾病可达27.6%-53.89%,误诊为冠心病达34.8%-54.6%。哮喘、鼻炎、咽炎等患者如果在呼吸科、耳鼻喉科长期治疗症状无好转,就应考虑到消化内科就诊。
?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饮食限制烟酒
◆那么,目前可以通过哪些检查手段知道自己是否得了胃食管反流病呢?李啸峰分析说,胃镜可以直观显示反流性食管炎、巴雷特氏(Barrett)食管等,而且可以取活检了解病变性质;24小时pH监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并作为“金标准”的胃食管反流检测手段;食管测压则可以反映食管功能的异常,以及鉴别各种食管动力性疾病;对于怀疑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给予抑制胃酸的药物治疗后症状如果有所缓解,也可作为诊断的依据。
◆而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包括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饮食,限制咖啡因、烟酒、酸辣刺激食物。抑酸药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达到减轻反流症状的作用,胃肠促动力药、胃黏膜保护剂等也是重要的辅助用药,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对反流的敏感性有明显的不良影响,必要时需要心理干预。此外还有胃镜下射频治疗、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等治疗方法,其原理是通过重建食管康反流解剖结构和功能,从多方面降低反流造成的侵袭和反射。
◆李啸峰建议市民,胃食管反流病虽是良性疾病,但临床表现多样,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出现多种并发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专家简介李啸峰
中大五院大内科副主任,消化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导
长期从事内科学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腹水、恶心、呕吐、消瘦、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的诊治和消化系统肿瘤的诊断、各种肝脏病(如肝炎、肝硬化等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对急慢性中毒的诊治有独到见解。熟练进行消化内镜诊治工作。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周四上午
工作语言:普通话、广东话、英语、日语
想了解更多?那就赶紧来北京治疗白癜风需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