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发生率为5%~15%。在新生儿死亡顺位中居第2位(先天性畸形居首位)。近年来由于正确判断和处理胎儿出生时复苏技术以及对早产婴的监护和治疗都有很大进步,使早产儿的死亡率和罹患病率均有下降,甚至低体重儿也能长期存活。
早产儿尚无统一的定义,目前我国多把胎龄<37周(天)出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这一定义不考虑体重。国外早产儿多指孕周满20周至不满37周,体重在g至不足2g者。其中,孕周不满32足周者称极早产儿。
1、生后立即护理
早产儿分娩时,应提高产房室温,准备好开放式远红外抢救台及预温早产儿暖箱。娩出后应及时清除口鼻黏液,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用纱布清洁全身,但不必擦去皮肤上可保留体温的胎脂。
2、日常护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集中护理,喂奶、穿衣、试表及换尿布等工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
(2)每4~6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应保持恒定(皮肤温度36~37℃,肛温36.5~37.5℃)。
(3)每天在固定时间称1次体重,宜在哺乳前进行。
(4)早产儿在脐带脱落、创口愈合后再沐浴。
3、保暖
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36℃。相对湿度在55%~65%。体重愈轻者,周围环境温度应愈接近早产儿体温。早产儿生后一般应入暖箱。当体重≥g,一般情况良好,食奶量正常,体温稳定时可出暖箱。
4、供氧
吸氧指征包括发绀、气促、呼吸暂停。不宜常规吸氧,且不宜长期持续使用。氧浓度以30%~40%为宜,或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值,监测该值在13.33kPa(mmHg)内尚属安全。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
5、防止低血糖发生
如生后2次血糖值均低于1.1mmol/L(20mg/dl)即可诊断低血糖症,须立即治疗。可静推葡萄糖1g/kg,然后以10mg/(kg·min)的速度持续滴入,待血糖稳定后再滴入24h,以后视喂养情况逐渐减少。症状不能控制者可加用氢化可的松5mg/(kg·d),分次滴入,可升高血糖。
6、维生素及铁剂的供给
早产儿体内各种维生素贮量少,生长又快,易致缺乏。母乳和非早产儿配方乳喂养儿生后每天应给维生素K11~3mg和维生素C50~mg肌注或静滴,共2~3天。生后第3天可给服复合维生素B半片和维生素C50mg,2次/d。生后第10天可给浓鱼肝油滴剂,由1滴/d逐步增加到3~4滴/d,或维生素D万~30万U肌内注射1次。生后2个月可给予铁剂,10%枸橼酸铁胺2ml/(kg·d)。
7、喂养
(1)开始喂奶时间:生后4h可试喂糖水,6~8h后开始喂奶,体重<0g者,喂奶须在一般状态良好、无水肿、尿量多、无腹胀、有排便、腹片正常时开始,一般为生后48~72h;体重>g者母乳或奶瓶喂养;<g者应用配方奶鼻胃管饲,两者之间则视吸吮力而定。更多孕期、产后、育婴护理知识,请百癣夏塔热片痘痘白癜风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