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细菌,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定为Ⅰ类致癌原;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菌,它是中国8亿人的体内存在!
既可怕又常见,它到底是什么?
幽门就是胃部的末端、与肠道相连的部分,所以顾名思义,胃就是幽门螺旋杆菌(Hp)最爱的藏身之处,除此之外还有肠道、口腔等。
从发现至今,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者遍布全世界,全球的人群感染率超过50%,很少有慢性传染病感染率能使得全球超半数的人感染;
而我国,感染率更是达到了60%,这和我们是人口大国及生活习惯有关,农村比城市更为严重.......
有研究表明,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率达到了40%~60%。
Hp是如何传播及表现?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普遍易感的特性,尤其老年人和儿童;
目前传播方式不是十分明确,但口-口、粪-口、宠-人是最可能的传播途径,一旦感染非常难治好。
有些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到医院做对应的检查才能发现;
而有些感染者会出现口腔有异味(口气重),无论怎么进行口腔清洁都没办法去除。
如果孩子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Hp),会有反胃、上腹部疼痛和腹胀,吃完饭就嗳气(打饱嗝)、反酸等表现,大部分人却都以为是胃病。
感染Hp就是患癌?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癌。
怎么说呢,幽门螺旋杆菌(Hp)确实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肝癌、胰腺癌等的发生密切相关,根除它是可以预防消化性溃肠及并发症、可以预防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生等等;
但是!关于要不要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专家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那也是因为这个幽门螺旋杆菌病不只是有坏处,好处也有不少呢!
好处有:1、发展中国家携带Hp的孩子更不容易过敏;
2、儿童时期感染Hp能够降低哮喘的发病风险;
3、携带Hp可以降低湿疹的发生率;
4、Hp对巴雷特(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反流性食管炎都有保护作用。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重要发病原因,但是发病机制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单单有幽门螺旋杆菌的份,人体免疫力、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这些也有份。
感染了Hp要不要治疗?
从上述了解到幽门螺旋杆菌是有好处的,所以如果盲目杀菌,自然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后果,得不偿失。
我当初查出感染后,进行了杀菌治疗,杀完菌真的很容易生病,感觉身体的自身平衡被破坏了.....
我去年成功杀菌后,却患上了反流病,感觉更难治疗啊。(幽门螺旋杆菌被消灭后容易患胃灼热和食管反流。)
前面说到幽门螺旋杆菌(Hp)的感染率高,而大部分带菌人并无相关症状表现,没有导致相关疾病;
所以,对于螺旋杆菌(Hp),我们不能不重视,但是也不能过度紧张,正确认识它的存在及预防更为重要。
以下情况者建议杀灭幽门螺旋杆菌:1、明确的消化性溃疡;
2、胃黏膜相关的组织淋巴癌;
3、有胃癌家族史;
4、慢性胃炎伴有胃黏膜胃溃烂;
具体治疗,根据个人情况依医嘱进行。
如需具体治疗,根据个人情况依医嘱进行。
相对于治疗,预防更为关键!
即使很多家长都清楚知道螺旋杆菌的存在,但是依然还是很多孩子被感染,因为周边人的行为有时候拦都拦不住;
比如我们中国推崇共享天伦之乐,饭桌上基本不用公筷,如果其中有一个感染者,那么一桌子人很容易被传染;
大人传染大人,大人传染小孩,家长喜欢把宝宝要吃的食物放进自己的嘴巴里嚼碎,再吐出来喂孩子,或者拿嘴巴吹凉食物再喂食,你知道吗,你喂的不是爱,而是满满的幽门螺旋杆菌!
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2.9倍。
建议:1、宝宝不能咀嚼的食物,可以使用辅食机或者辅食研磨工具弄成泥糊状再给宝宝喂食;
2、不要直接亲吻宝宝嘴巴,以免直接传染;
3、家中有明确感染过幽门螺杆菌成员,在照顾孩子之前一定要洗好手,共同吃饭时,餐具需要分开;
4、宝宝们的玩具需要经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5、宝宝使用单独的生活用品,不要与大人混用。
做好预防工作是远离传染类疾病最好的办法了,保护孩子,大人们都有责。
初粉福利▼
详情可在后台回复关键词「签到」
或留言咨询,
有专属客服回复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