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什么是食管憩室?
食管憩室(diverticulumoftheesophagus):食管壁的一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与食管腔相通的囊袋。
按其发病机制,可分为牵引型和膨出型两种。牵引型因系食管全层向外牵拉,也称真性憩室;膨岀型因只有黏膜膨出,也称假性憩室。还可按憩室发生部位分为咽食管憩室、食管中段憩室和膈下憩室!
食管憩室的类型(图源:第九版外科学)
肌收缩将食物下推时,环咽肌不松弛或过早收缩,致食管黏膜自薄弱区膨出,属膨出型假性憩室。
食管憩室早期无症状。当憩室增大,可在吞咽时有咕噜声。若憩室内有食物潴留,可引起颈部压迫感。
淤积的食物分解腐败后可发生恶臭味,并致黏膜炎症水肿,引起咽下困难。体检有时颈部可扪到质软肿块,压迫时有咕噜声。
巨大憩室可压迫喉返神经而出现声音嘶哑。如反流食物吸入肺内,可并发肺部感染。
根据食管憩室的临床分型,与超声科密切相关的为咽食管憩室
02
超声特点
因憩室内有水、气体及食物残渣等,造成超声图像多样性,因此在超声检查时需与甲状腺结节内钙化鉴别。有研究显示,憩室内气体样强回声、周边半环状低回声与食管管壁相延续的征象是诊断咽食管憩室的重要依据。
咽食管憩室在超声变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认真分析病灶内部强回声及吞咽后强回声的变化可判断病灶位于甲状腺外,若可以显示与食管相通处可以确诊病灶为咽食管憩室。
咽食管憩室主要超声表现为不均质回声,前缘边界清楚,可见半环状低回声,形态规则,内部可见片状或弧形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或声影,与食管管壁相延续。熟悉其超声图像特征,可以避免漏诊与误诊。
03
临床链接
如何诊断:食管钡餐造影或胸部CT扫描可以确诊。可显示憩室的部位、大小、连接部等。(图源:网络)如何治疗:有症状的病人可行手术切除憩室,分层缝合食管壁切口或釆用器械闭合切口。若一般情况不宜手术者,可每次进食时推压憩室,减少食物淤积,并于进食后喝温开水冲净憩室内食物残渣。04
问题思考?
为什么食管憩室会容易误诊为左侧甲状腺病变?为什么好发部位多发生在左侧颈部?欢迎在文底留言讨论!参考资料:
1《外科学》(人卫第9版)
2周亚丽,张毅,李锐等.咽食管憩室的超声声像图表现[J].中国社区医师,,第34卷(34):-
3、编辑配图:超声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