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室笔记》第五篇
一例剧烈的坐骨神经痛,口服药物效如桴鼓
——记我和许老师夫妇的医患情缘
诊室笔记
记得去年自己开始写《我的诊室笔记》的时候,热情满满,计划是每月写一到两篇,把发生在我诊室里的有意义的医患经历、还有一些小故事写出来,对自己是一个总结提高,对大家有科普宣传的作用。
但是,上一篇的诊室笔记,还是年12月29日发布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因为各种原因,停笔写《我的诊室笔记》竟然十个月了。今天,我收到许老师为我手工编织的小包,还有许老师写给我的一封信,促使我提笔一定要写下我和许老师夫妇的诊室故事。
信中,许老师把十几年前到我的诊室就诊、我们相识相知的过程记录了下来。现如今,收到一封纸质的长信,真是一件难得的事情。
案例
我和许老师夫妇的相识,情景还要回放到十五年前。
年,是我换了新单位、从中西医结合,彻底改行做西医的第五个年头,也度过了我在急诊室一年半白班夜班频繁倒班的日子,我也从浙二神经内科进修回单位了。医院现在准备拆除的旧门诊大楼启用时间不长、当时还显得宽敞明亮、富有现代气息。
年纪不大又被轮椅推着来看病的病人是很少碰到的,所以当时的大概情节我还是记得比较清楚。
有一天我门诊,轮椅推进一位五十多的男性患者,诉说腰腿痛几天了,竟至因为剧烈的疼痛而无法行走,医院看病。咨询导医台后挂了神经内科号,也就来到了我的诊室。详细询问病情、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做完腰椎核磁共振检查以后,排除神经内科疾病引起的肢体活动障碍,考虑“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坐骨神经导致的疼痛活动不便,给他处方药物:营养神经、激素、止痛药、中药,交代需要卧床休息等等注意事项以后,也就接着看下面的病人了。
一周以后复诊,病人已经甩掉轮椅,很轻松的走进诊间,与前一周判若两人了,给患者用的口服药物的效果,简直可以用效如桴鼓来形容。继续处方药物巩固治疗、交代平时的注意事项。
五年以后知道了,患者是杭州师范学院附属三墩高级中学的黄老师,陪他来的是他的夫人、同校的许老师。
我和许老师夫妇的这两面之缘,也就像擦肩而过的缘份,大家接着忙碌各自的工作和生活,互相之间也就忘记了。
再次与许老师夫妇相遇,是五年以后的事。
我的诊室进来一位患者,诉“坐骨神经痛”复发了。因看过两次效果不好,家属想起五年前的就诊经历,通过查五年前的就诊病历找到了我,来到了我的诊室。这次的就诊经历,成就了我和许老师夫妇十五年的医患情缘。
后来,许老师夫妇经常来我的诊室、也在我们病房住过院,我们不仅是医患关系,也跟朋友一样。再后来,许老师夫妇年纪大了、住得远了、行动也不太方便,就近看病,很少来我的诊室了。但许老师也会找机会来看看我,或者就像这次一样、寄上自己亲手编织的小包,向我表达心中的挂念,让我倍感温馨。
下面图片中是许老师的信、许老师亲自编织的好看又好用的小包、许老师找出的放了十几年的相隔五年的两次就诊病历。
几十年从医路,见过太多、也亲身经历过太多人间疾苦,还有更多的世间百态,有点身心俱疲的感觉,但因为有许老师夫妇这样需要你、也毫无保留地信任你的有缘人,使我如今仍然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只要走得动,会一直走下去,也会用我几十年积累的经验,为更多的有缘人服务。
顺便提一句,我现在已经回归老本行、三个手指搭脉看中医了,所以起号“中医姐姐”,坐诊以外打理打理“中医姐姐江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