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常识浅谈胃食管反流病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过多胃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反酸、烧心、胸痛等一系列消化道症状,进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可导致食管癌前病变的一种胃肠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

1、胸骨后烧灼感或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左右发生,半卧位、躯体前屈或剧烈运动可诱发。

2、反酸:餐后躺卧时,有酸性液体或食物从胃、食管反流至咽部或口腔。

3、咽下困难:食管炎引起继发性食管痉挛或食管瘢痕狭窄。

4、咳嗽、哮喘、咽炎、慢性声带炎:反流物刺激或损伤食管以外的组织器官会引起。

5、出血及贫血:严重食管炎者可出现食管粘膜糜烂而致出血,多为慢性少量出血。长期或大量出血均可导致缺铁性贫血。

6、其他,如夜间呼吸暂停、非心源性胸痛。

胃食管反流病的危害

最新调查表明我国人群中GERD患病率已达9%

1、降低人群的生活质量。

2、影响工作,降低工作效率。

3、严重食管炎伴有出血时,可以危及生命。

4、反复发作的严重食管炎可以导致食管狭窄。

5、在严重食管炎、Barrett食管的基础上,可以发生食管及胃贲门腺癌。

6、可以出现其他食管外症状,如咳嗽、气喘、胸痛、哮喘等。

Barrett’s食管

胃底贲门癌

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

伴有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如烧心和反酸)或不典型症状(包括胸痛、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等),继而通过质子泵抑制剂(PPI)试验、食管反流监测及内镜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分级。

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

1、食管胃连接处解剖和生理抗反流屏障的破坏。

2、食管酸廓清功能的障碍。

3、食管粘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4、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5、食管裂孔疝。

6、妊娠呕吐。

食管裂孔疝

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1、一般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应作为治疗的基本措施。如抬高床头15-20厘米;适当限制脂肪、巧克力、茶、咖啡等食物和饮料,戒烟戒酒;避免睡前3小时饱食等。

2、药物治疗:控制症状,减轻反流,预防并发症。

(1)抑制胃酸药物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及尼扎替丁等)和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和冸托拉唑等)通过减少胃酸分泌,降低反流液对食管黏膜的损害,促进损伤的食管胃底黏膜的愈合。

(2)促动力药胃复安、多潘立酮、西沙必利、左舒必利等药物能够促进食管运动、增强食管下括约肌收缩压、恢复胃动力。

(3)粘膜保护剂能够在受损粘膜表面形成一个对抗胃酸、胃蛋白酶和胆汁的物理屏障,避免粘膜进一步受损并促进其修复,如硫糖铝、胶体铋等。

(4)其他药物巴氯芬等药物能够降低TLESR频率,从而减少食管远端酸暴露和弱酸反流,促进受损组织修复。

(5)联合治疗单一药物效果不佳时,可考虑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

3、手术治疗内科治疗不能从机制上改善反流,且要求患者长期服药,停药后容易复发。外科治疗是通过手术使食管下段形成一个高压带,提高食管下括约肌的压力,阻止胃内容物的反流,从本质上解决GERD的病理异常。

哪些胃食管反流病人需要手术治疗?

美国胃肠内镜外科医师协会(SAGES)工作指南中明确指出下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适合外科治疗:

1、内科系统治疗无效者旨在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如食管溃疡、狭窄、Barrett’s食管、癌变)

2.、难以耐受或坚持内科治疗而自愿接受外科治疗的病例药物反应大、药物疗效差、费用难承受

3.并发Barrett食管及狭窄与重症食管炎的病例

4、具有哮喘、嘶哑、咳嗽、胸闷及误咽等非典型症状,或经24小时监测有重度反流的病例。

手术治疗的优点

1、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外科手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效果稳定,不易复发。

2、从经济效益比的角度,手术治疗的一次性花费远远低于长期服用昂贵的药物。

3、完全腹腔镜下操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而且能够同时治疗食管裂孔疝—这一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病理基础。

因此,越来越多的病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胃底折叠术









































国外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zd/9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