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刚刚降生在这个世界,作为妈妈要呵护好自己的小宝贝,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常见疾病的护理和预防,希望对宝宝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病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的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黄疸,大约持续一周后消失。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并且黄疸的程度重、发展快、退烧晚,或消退后重复出现,就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医院治疗。
病理性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溶血症、新生儿感染、胆道畸形、新生儿肝炎等疾病是病理性黄疸最常见的原因。不管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严重时很可能对新生儿神经系统产生损害甚至发展为可以致死的“核黄疸”,一定要加强预防和治疗。
哪些措施可以预防
1.如果是母乳喂养,母亲要忌用含有氧化剂的药物,忌食蚕豆,忌与樟脑丸、厕所清洁剂等还有萘的物品接触。
2.尽早开奶,促进孩子胎便的排出。
3.注意保持孩子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
4.孩子用的衣服物品决不能接触樟脑丸或其他含有萘的化学物质。
5.出生是给孩子接种乙肝疫苗。
6.绝不给孩子使用容易诱发溶血性贫血的氧化剂类药物。
照顾黄疸孩子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婴儿房的光线不要太暗,以便观察孩子皮肤颜色的变化,并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除黄疸外还伴有少哭、少动、少吃或体温不稳定等现象,医院诊治。
鹅口疮
鹅口疮,又称雪口病,任何年龄都可发,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
2.好发于颊,舌,软腭及口唇部的粘膜,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3.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4.受损的粘膜治疗不及时可不断扩大,蔓延到咽部,扁桃体,牙龈等,更为严重者病变可蔓延至食道,支气管,引起念珠菌性食道炎或肺念珠菌病,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少数可并发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可影响终身免疫功能,甚至可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
疾病原因
鹅口疮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母亲的阴道中有白色念珠菌;分娩时胎儿被产道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二是母亲没有做好清洁卫生工作,喂奶时白色念珠菌通过不洁的乳头、奶瓶、奶嘴或手指传染给孩子,是孩子受到感染。
如何预防
分娩时有产道内霉菌感染,新生儿鹅口疮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
1.喂奶前、接触宝宝前充分洗净双手,杜绝致病菌的传播。
2.保持乳房及乳头的清洁。
3.每次结束哺乳后,母亲可挤出少量乳汁涂在乳晕处,利用乳汁的抑菌作用隔离病菌。
4.喂奶后给孩子喂几口温开水,冲去留在口腔内的奶汁,预止病菌滋生、繁殖。
5.人工喂养婴儿的奶瓶、奶嘴应充分清洗,并定期煮沸消毒。
6.婴儿用的毛巾等物品要与成人分开,并及时煮沸或暴晒消毒。
如何发现鹅口疮
患鹅口疮的新生儿一般没有什么症状,所以平时不太容易发现。妈妈可以在孩子张开嘴笑或哭啼时查看孩子的口腔,如果发现舌面或口腔黏膜上附着有乳白色的、像棉絮或奶块样的东西,并且不易檫掉,那么孩子就很有可能患了鹅口疮。
如何护理患了鹅口疮的孩子
孩子患了鹅口疮,爸爸妈妈不要太着急,因为鹅口疮是比较容易治疗的。医院进行诊治是最好的办法。治疗鹅口疮不要急于用抗生素,可用棉签醮些制霉菌素溶液(每10毫升冷开水中含有20万单位制霉菌素)涂患处,或用2%~3%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溶液为孩子清洗口腔,还可以涂些冰硼散或硼砂甘油。每天涂3~4次,连续涂3~7天,一般即可治愈。涂药的同时要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鹅口疮容易复发,治疗见效后(一般1~3天即可见效)应再坚持用药3~4天,才能使孩子彻底好起来。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pneumoniaofnewborn)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大多数新生儿肺炎是生后感染引起的,称晚发型肺炎。主要是家庭中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成员感冒或呼吸道感染后通过飞沫传播给新生儿的,少数是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感染的。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引起呼吸窘迫,甚至窒息,严重者会因为缺氧引起大脑损伤,留下永久的后遗症(如癫痫),一旦确证,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使用抗生素或者抗病毒的药物,并及时辅助氧疗和气道处理,纠正缺氧和电解质紊乱,避免其他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的症状
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
新生儿肺炎的N种病因
新生儿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差,吞咽动作不协调,羊水、胎粪、乳汁等易吸入肺内。有严重消化道畸形的患儿,如先天性食管闭锁、严重兔唇裂腭等更易发生误吸。
新生儿气管短、管腔内较干燥,其纤毛清除细菌、尘埃的能力差,细菌易下行进入肺部。
新生儿肺组织的分化不够完善,肺泡数量少,肺血管相对地丰富,易充血,发生炎症。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的侵犯,如果母亲产前患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其症状常在产后24小时以内出现。
因滞产、胎膜早破、多次阴道检查等而致的产时感染,常使胎儿发生窘迫,以致吸入污染的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新生儿肺炎。
也可由出生后保暖不当、或曾与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先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向下蔓延而成为肺炎。此外,也可是败血症的一部分表现。
新生儿肺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新生儿肺炎只要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病儿可很快康复,但重症易出现下列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预后不良:
①心力衰竭:发病时小儿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和发绀、心率加快、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增大,下肢浮肿等,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其发展,利用强心剂,利尿剂等治疗。
②呼吸衰竭:小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紫绀,呼吸早期加快,重时减慢,有呻吟呼吸和呼吸节律改变。重危时心率加快或减慢,并可出现昏迷和抽搐。
③脓气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时,易发生脓气胸。此时,高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又再度上升,咳嗽频繁,呼吸急促,不能干卧,一侧胸廓饱满。
④缺氧性脑病:肺炎呼吸困难缺氧重时,小儿呕吐、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继之昏迷惊厥。脑病发病较急,来势凶猛,病情险恶,往往与多种并发症交错出现,相互影响,使病情变得更为复杂,病死率高。
⑤中毒性休克,体温骤升达40~41℃或骤降,寒战、面色灰白、烦躁或昏迷、多汗、皮肤呈大理石花样改变,血压下降或测不出,同时出现多脏器功能改变,症状凶险。
⑥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高度腹胀、呕吐、便秘和肛管不排气(不放屁)。腹胀压迫心脏和肺脏,使呼吸困难更严重。此时,面包苍白发灰,腹部叩诊呈鼓音,肠鸣音消失,呕吐物可呈咖啡色或粪便样物,x线检查发现肠管扩张,壁变薄膈肌上升,肠腔内出现气液平面。此外,小儿肺炎还可以并发肺不张,肺气肿,肺大泡,支气管扩张症等,所以说新生儿肺炎既为一常见病,又为一危症,故家长不可不注意预防和护理。
新生儿肺炎的治疗方法
(一)新生儿肺炎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
1、室温应保持在20℃左右为宜,相对湿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不易咳出。防止交叉感染。
2、注意营养及水份供应;应尽量母乳喂养,若人工喂养可根据其消化功能及病情决定奶量及浓度,如有腹泻者给予脱脂奶,对幼儿或儿童宜供应清淡、易消化、富有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恢复期病儿应给营养丰富,高热量食物。对危重病儿不能进食者,给静脉输液补充热量和水份。
3、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呼吸道痰液。改善通气功能,增加肺泡通气量,纠正缺氧,减轻CO2潴留。痰多稀薄者,可以反复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也可口服祛痰药物氯化铵合剂。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可吸痰或用超声雾化吸入。
(二)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1、抗生素的选择。
(1)肺部革兰氏阳性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青霉素仍为首选。对青霉素过敏者改滴红霉素。
(2)肺部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一般可用氨苄青霉素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绿脓杆菌肺炎可用复达欣、菌必治等。
(3)支原体肺炎:多采用红霉素,疗程2周为宜。
(4)对于细菌不明确的肺炎,应根据病情选择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其中一种应偏重于革兰氏阴性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干扰素,三氮唑核苷。
(三)氧气疗法。
(四)对症治疗:
1、退热与镇静。
2、祛痰止咳平喘。
(五)重要脏器损害的处理。
新生儿肺炎的预防方法
1、首先应先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
2、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
3、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4、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
5、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6、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7、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