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编译整理,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根据近期发表于《Gut》杂志上的一项队列研究的结果,通过监测内镜的检测,发生食管腺癌的巴雷特食管患者有明显更好的预后。医脉通整理如下: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子医疗数据库的出现,可以解决一些与BE内镜监测相关疗效比较的遗留问题,”使用美国国家VA数据集,贝勒医学院HashemB.El-Serag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说。“我们的目的是比较BE内镜监测与食管腺癌(EAC)诊断非监测策略的疗效以及癌症相关的预后。
研究人员确定了年10月至年9月的例诊断为BE的患者。那些存在影响整体生存条件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在平均5年的随访期间内,例患者发生EAC,其中49.3%由监测内镜确诊。在那些非BE监测内镜方法诊断的EAC患者中,17.2%是BE监测方案的失败者。
由监测内镜诊断的EAC患者更可能被诊断为0级或1级(74.7%vs56.2%;P<0.),更长的生存期(3.2年vs2.3年;P<0.),更低的癌所致死亡率(34%vs54%;P<0.0)。这些患者中也有进行食管切除术的趋势(51.2vs42.3%;P=0.07)。
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表明BE监控内镜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率风险降低相关(HR=0.47;95%CI,0.35-0.64),这主要可以由EAC的早期诊断解释。
多变量分析显示,在之前的监测项目中,癌症患者总体死亡率调整后的HR与不在监测项目中的癌症患者相比为0.63(95%CI,0.47-0.84)。
“总之,与症状检测的EACs相比,BE监测项目中检测的EACs与生存质量的改善有关,”研究人员总结。“这些结果支持进一步的评估,考虑监测与所有BE患者的净生存获益是否有关以及改善监测工具。”
文献来源:Surveillanceendoscopyisassociatedwithimprovedout治疗白癜风中药白殿风病传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