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E食管与食管腺癌关系密切,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疾病,在食管腺癌中有80%与BE食管密切相关,而我国BE食管的癌变率和西方国家相近,在0.61%左右。
BE食管并发食管腺癌的危险因素:
1.年龄>50岁
2.BE食管的长度进行性增加
3.腹型肥胖
4.重度吸烟史
5.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6.未使用非甾体消炎药以及他汀类药物
岛型、舌型BE食管,不易癌变!环形BE食管容易癌变,尤其长段型BE食管更易癌变,病变长度越长癌变几率越高!
近期,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BE食管病变长度<1cm的患者中,进展为高度异型增生或者食管腺癌的风险极低。
有前瞻性研究认为,在病变长度2cm的BE食管患者中,病变长度每增加1cm,其发生食管癌或高度异型增生的风险将增加11%;在美国类似一项研究中,这一风险增加至28%。
尤其当BE食管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癌变的概率与是否伴有异型增生关系密切,不伴异型增生的BE食管,癌变概率较低,伴有异型增生的癌变概率高。
二、BE食管的治疗
治疗的目的是缓解和消除症状,逆转食管柱状上皮为鳞状上皮,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降低食管腺癌的发病率。
1.药物治疗
抑酸是治疗BE食管的主要药物,抑酸药物主要是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阻断剂,前者抑酸疗效明显强于后者。
质子泵抑制剂能使部分BE食管粘膜逆转,但很难达到完全逆转,还可以阻止BE食管病情进展,减少癌变的危险。
2.内镜治疗
BE食管,目前常用的内镜治疗方法有: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凝固术、消融术等。
(1)对不伴异型增生者,因其癌变的概率低,不提倡内镜治疗。
(2)伴轻度异型增生者,可以内镜随访,也可以行内镜消融治疗、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3)伴中、重度异型增生者,可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
内镜消融治疗,已被证明对BE食管伴异型增生、早期食管癌患者是安全有效的。《年美国胃肠病学会BE指南》中,关于内镜消融治疗的指导方针:
·不伴异型增生的BE,不建议应用内镜消融治疗。
·低度异型增生者,推荐广泛应用内镜消融治疗。
·在病灶没有被内镜粘膜切除术完全移除的低度和高度异型增生的患者中,推荐应用内镜消融治疗。
3.手术治疗
已证实有癌变的BE食管患者,原则上应手术治疗。另外,使用药物无法控制胃食管反流者可行手术治疗。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