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女士今年72岁
体检时发现胃体小弯凸向腔外的
大小约3cm的黏膜下肿物
提示间质瘤可能性大
患者高龄
身体条件无法选择
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方式
仅通过保守化疗又无法根治肿瘤
听说医院是
“超级微创”手术理论的发源地
患者及家人前来就诊
入院后,医学部令狐恩强主任柴宁莉、刘迎娣副主任
超级微创亚专科陈倩倩主任、李金平副主任
卢忠生主任医师、刘圣圳副主任医师
郝婧护士长等组成专家团队
对患者进行了充分的病史调研、病情评估
制定了个性化的诊疗和护理方案
经过术前充分准备决定为患者行内镜下
经胃小网膜囊腔隙肿物超级微创切除术
术中,刘圣圳副主任医师
凭借娴熟的超级微创手术技巧
由副主任技师王向东和技师朱静辅助配合
切开胃壁通过内镜进入小网膜腔
逐层分离腔内脂肪和周围结构
完整切除肿瘤
利用金属夹封闭胃壁开口
完整取出肿瘤
肿瘤体外测量3.2×2.8cm
术中和围手术期均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经过超级微创专业护理团队精心护理
70多岁的老人跟隔壁20多岁的小伙子
恢复一样快
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刀口”
患者由衷对超级微创手术发出赞叹
3天后康复出院
本例超级微创手术的难点在于
内镜进入胃小网膜腔内分离切除肿瘤
有效规避胃小网膜外科手术
对胃和小网膜解剖的破坏
验证了超级微创手术理论
在胃小网膜腔隙内手术的安全有效超级微创 超级微创的概念由令狐恩强教授于年首创提出,并发展形成超级微创手术理论,历经多年,这一理论已跨越国界。它是对应外科切除器官、解剖重建的手术模式而提出的一套全新的手术模式,是指在不破坏器官的解剖结构的情况下而达到根治疾病目的的一系列手术的统称。该理念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多方响应与推崇,特别受患者欢迎,因为这套理论能真正实现“治愈疾病,恢复如初”。在这一理念引领下,超级微创系列手术正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科普小知识
什么是胃壁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一般分为低度恶性和高度恶性。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其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胃壁间质瘤好发于胃小弯处,本例病例间质瘤位于胃壁外小网膜腔内。胃壁间质瘤的好发人群?
胃肠间质瘤中位发病年龄在60~65岁,发病年龄跨越较大。GISTs起因于KIT(酪氨酸蛋白激酶)和PDGFR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抗原)突变。其中最常发的部位是胃(60%)和小肠(30%),其次好发的部位包括十二指肠(4~5%)、直肠(4%)、结肠和阑尾(1~2%)和食管(1%)。胃壁间质瘤有什么症状?如何确诊?
大部分GIST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多因其他原因行内镜检查时发现。而出现临床症状者,其症状常不典型,包括胃肠道出血及继发的贫血、食欲不振、腹胀及腹痛等。除消化道内镜检查以外,还推荐应用腹部增强CT/MRI对腹部情况进行评估,而MRI对直肠GISTs术前分期有一定价值,PET-CT/MRI只推荐评定特殊患者的靶向治疗疗效时应用。活检病理诊断是GISTs诊断的金标准。患有胃壁间质瘤需要注意些什么?
所有GIST均有恶性倾向,间质瘤中约10%~30%为恶性肿瘤。因此,GIST的早期诊断、治疗和规律随访尤为重要。胃壁外间质瘤在内镜下观察胃壁隆起并不明显,因此术前的EUS和CT定位十分重要。
胃壁间质瘤治疗方法一般有哪些? GIST的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及内镜超级微创治疗。外科手术治疗适用于胃部直径≥2cm的局限性肿瘤;瘤体短时间内增大或具有恶性表现者,手术方式以开放性手术为主;而对于位于胃大弯侧和胃底、体部前壁直径≤5cm及空回肠的病灶可以考虑腹腔镜手术治疗。超级微创内镜下切除术,可以获得与外科手术基本相同的治疗疗效,但不开刀和保留胃的完整结构是其治疗优势,可大大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主管
医院政治工作部
主办
宣传处融媒体中心
来源
第一医学中心
图文
陈倩倩
刊期
第期
总编:熊 刚主编:张 奎编审:张 密
编辑:薛 夏
校对:储洁雅
邮箱:jfjzyy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