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防治反流性食管炎,做好这些很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反流性食管炎,这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但因为很多人不了解其发病的症状有哪些,都延误了治疗,其实这样是很危险的,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诱发并发症,将造成更大的伤害,那么如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为减少胃酸分泌、保护粘膜、促进胃动力。胃酸抑制剂是临床最常用且疗效确切的方法,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是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的首选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抑酸作用强,疗效明显优于H2受体拮抗剂。而部分病人在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后夜间会出现超过1小时的胃酸pH值小于4,也称为夜间酸突破。所以对于夜间反酸明显的患者可以睡前口服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减少夜间酸突破的发生。药物治疗疗程至少为8周,症状缓解不明显建议患者双倍剂量服用PPI。促进胃动力药常被作为PPI的辅助治疗,可促进食管胃正向蠕动,增加胃排空速度,减少反流。胃黏膜保护剂可对黏膜损伤起到机械性保护作用,可中和胃酸,结合十二指肠液,减少胆盐及胃酸反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反流性食管炎具有慢性复发倾向,为减少症状复发,防治食管炎复发引起的并发症,可进行维持治疗。PPI和H2受体拮抗剂可用于维持治疗,PPI效果更佳。维持治疗包括按需治疗和长期治疗。对于轻度食管炎可以选择按需治疗,可促使患者症状的持续改善和粘膜愈合,依从性好。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或停药易复发的患者建议长期治疗,疗程可以延长至三个月甚至半年。研究表明,长期治疗患者症状缓解率及粘膜愈合率显著高于按需治疗。

内镜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病人,可以选择内镜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内镜下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治疗、内镜下缝合治疗、局部注射/植入治疗。射频治疗的机制是通过热能破坏局部组织,增加食管下括约肌厚度及局部张力,减少反流的发生。但多数患者术后仍有反流,需继续口服PPI药物。缝合术是在内镜直视下,将贲门松弛的粘膜部分缝合,增加贲门的紧张度,减轻胃酸反流。对大剂量PPI难以控制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内镜下局部注射或植入生物相容性物质,提高食管下括约肌张力,减轻胃酸反流。

手术治疗

主要用于食管狭窄扩张治疗无效及病情难以控制反复出血者,其目的是抗反流,纠正食管狭窄,促进食管排空速度。手术方式主要有外科抗反流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等。

生活治疗

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生活治疗会使患者获益更多。调整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有助于疾病的治疗。饮食上,避免饱食,忌辛辣、烟酒等刺激性、油腻食物,同时注意控制体重。建议避免饱食及餐后即平卧,睡眠时可适当调整床头或枕头高度;避免穿着紧身衣、束腰;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对于肥胖的病人需要运动减肥、控制体重;男士戒烟戒酒。

如何预防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众所周知,反流性食管炎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其实这类疾病是人们通过一些方式就可以进行预防或减少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的,尤其对食道下段括约肌功能可恢复的年轻患者。

01

忌酒戒烟

由于烟草中含尼古丁,可降低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使其处于松弛状态,加重反流;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不仅能刺激胃酸分泌,还能使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的原因之一。

02

健康饮食

注意少量多餐,吃低糖低脂饮食,可减少进食后反流症状的频率。另外,蛋白质可以有效抑制胃反流,因此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高脂肪饮食可促进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易导致胃肠内容物反流,应避免过多食用。

03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用餐不宜吃得过饱,避免餐后立刻平卧。就寝时床头整体宜抬高10厘米~15厘米,对减轻夜间返流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保持心情舒畅,增加适宜的体育锻炼。尽量减少增加腹内压的活动,如过度弯腰、穿紧身衣裤、扎紧腰带等。

04

保持体重

肥胖者应该减轻体重。因为过度肥胖者腹腔压力增高,可促进胃液返流,特别是平卧位更严重,应积极减轻体重以改善返流症状。

05

合理用药

慎用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钙通道阻滞剂、安定麻醉药等,以免降低食管下端括约压迫,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服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本文审核医生:医院消化内科陈颖

▼推荐阅读▼

手册

反酸、烧心,警惕胃食管反流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zd/111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