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谭黎杰团队NatureMedici

    

谭黎杰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食管癌新辅助治疗显著提高晚期患者生存期

近日,医院胸外科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基因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medicine》(影响因子jif=82.9)发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体免疫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有望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为我国食管癌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为广大食管癌晚期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点燃了新希望。

??根据年的肿瘤负担估计,食管癌约有60.4万例新发病例(排名第七)和54.4万死亡病例(排名第六)

食管癌是我国排名前十的高发型癌症,其中90%以上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5年相对生存率仅为20%~30%。除了烟酒的影响,长期烫饮、烫食均会增加患病风险。由于其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直接手术效果不佳,以外科手术为主的联合放疗、化疗、免疫等综合治疗手段已成为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标准方法。

所谓“新辅助治疗”,就是把原本手术后才进行的“辅助治疗”提前到手术之前,一方面使局部晚期的肿瘤降期以获得更多根治性切除的可能,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新辅助治疗手段,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病灶,以期获得长期生存。

目前指南推荐的新辅助放化疗或化疗,虽然能够部分实现上述目标,但是毒副作用大,获益人群有限。因此,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新辅助模式,并且能够在不同生物学特点肿瘤中精准实施,一直是食管外科临床迫在眉睫需解决的难题。

??接受了目前标准新辅助治疗的患者仍然存在较高的远处复发率,亟需更好控制远处微转移的治疗策略以提高长期生存。

年开始,谭黎杰、尹俊教授团队联合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了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l1单抗——阿得贝利单抗用于新辅助治疗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的ib期nation-研究。在入组的30名患者中,25人完成了新辅助治疗和食管癌根治术,与放化疗或化疗的患者进行历史对照比较,具有较明显的生存获益,安全性整体可控,未出现症状显著或症状持续加重的不良反应,也没有导致手术延迟或增加并发症的情况。放化疗过程中常出现的“脱发、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血液等其它系统副作用也得到有效缓解。

数据显示,经过免疫药物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术后两年的生存率达到了90%以上,远超研究设计的预期。研究证实了新辅助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并通过多组学的转化医学研究首次揭示了免疫治疗敏感人群的生物学特征,为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7月25日,医院召开食管外科领域重大临床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医院院长樊嘉表示,医院医院、首批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医院尤其要解决疑难杂症、推动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培养顶尖人才和加强学科发展。医院长期探索与国内医疗创新企业在科研创新中深入融合,建立了“医—研—产—医”创新循环体系,近年来创新成果“多点开花”,正是得益于医、研、产、学、政的“五力齐发”。目前,医院已瞄准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4个方向,梳理出多项“卡脖子”“临门一脚”攻关项目,与百余家企业和平台签约,通过医工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

专家团队合影

7月25日,医院召开食管外科领域重大临床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樊嘉院长、谭黎杰教授、尹俊教授,以及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杨爽,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清等出席。发布会由医院副院长周俭主持。

点击“阅读原文”

医院“医院”建设获新成果,《医院白皮书》正式发布!

    

上观号作者: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yy/1575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