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

↑点击   目的 探讨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肠激素指标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1例RE肝胃郁热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1例)。对照组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多潘立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胃降逆方,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4周,随访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及内镜评分、胃肠激素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为72.50%(2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评分及内镜评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上述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胃泌素、胃动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胃泌素、胃动素、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RE肝胃郁热证患者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中医症状评分及内镜评分,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及食管黏膜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复发率低。

  关键词 清胃降逆方;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胃肠激素;临床研究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作者语音介绍、在线问答、学术圈、开放科学数据与内容

引用格式:王俊丽,刘汶.清胃降逆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7(3):28-32.

DOI:10./j.issn.-.

点击?下载PDF?

滑动查看下一页

拓展阅读

年3期目录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告知书

顺胃降逆方对复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基于六经开阖枢“以枢调枢”论治胃食管反流病理论探讨

单兆伟运用透法辨治胃食管反流病经验撷菁

提示:点开乱码可能与iOS系统升级iOS13.1.3以上版本有关,建议使用电脑端、低版本iOS设备或其他系统设备打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杂志出版中心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点此进入官方店铺?

登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dnnc.com/bsgyy/12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